影子武士·美国特种部队内幕 精彩片段:
8、黎巴嫩的悲剧
逐步升级
即使在以色列撤军之前,驻扎在机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就受到来自俯瞰城市的山脊上德鲁兹派阵地的炮火攻击。德鲁兹派显然是希望通过这一挑衅能够对黎巴嫩政府施加影响,从而获得更大的权力。
7月下旬,几发迫击炮炮弹落进海军陆战队的防区。8月下旬,炮火更加猛烈,一名海军陆战队中士和一名中尉在袭击中丧生。尽管海军陆战队配备有充足的火力——155毫米榴弹炮、5辆M-60坦克以及舰上的所有火力——但在此之前,他们一直采取克制态度。但是,这一次的挑衅太过分了,于是海军陆战队用155毫米榴弹炮予以还击。
我们还怀疑基督教派民兵偶尔也向海军陆战队射击,其目的是想诱使海军陆战队对德鲁兹派和什叶派动用大规模火力——把他们也卷入这场冲突。
以色列撤军的前3天,两支主要的穆斯林民兵武装领导人分别发表声明,宣称海军陆战队已和穆斯林反目成仇——他们还补充道,由于海军陆战队向黎巴嫩军队提供训练与援助(实际上几乎没有),局面会更加恶化。尽管海军陆战队极力恪守自己的职责,只进行自卫,不站在任何派别一方,但现在很明显,各派系及其民兵武装并不遵守同样的交战原则,并试图在民众眼中造成这样的印象:海军陆战队是支持以基督教派为主的黎巴嫩政府的。
以色列的入侵成功地把巴解组织赶出了黎巴嫩,但却几乎没有触动穆斯林各派系的武装。这些武装在等待时机,加强自身实力,等以色列撤出后乘虚而入,填补真空,重新燃起与基督教派控制的政府对抗的战火。
在撤军的24小时之内,各路民兵开始抢占地盘:什叶派的阿玛尔控制了西贝鲁特(大批什叶派穆斯林移居西贝鲁特,随意接管酒店和公寓);德鲁兹派的人民社会党控制了舒夫山地区;叙利亚控制了巴尔贝克谷地以及那里的大量什叶派居民;基督教派长枪党控制了东贝鲁特,设法从德鲁兹派手中夺取机场附近的山脊,等待黎巴嫩军队的一个旅到达;在南边,以色列建立了自己统一的民兵武装,旨在防止什叶派和巴勒斯坦人对其北部地区的袭击。比较温和且比较富裕的逊尼派则决定置身于这些民兵武装之外。
以色列撤军之后,贝鲁特成了一个军营——毫无安全可言。很快,基督教派控制的东贝鲁特和机场的海军陆战队都受到猛烈炮火的袭击。每个人都不断受到死亡的威胁——狙击手的火力、派系间的交叉火力、伏击以及肆意的重炮和火箭炮炮火。有时在不到半小时内,城市的某一处就会被数千发炮弹夷为平地。
总的来说,所有的坏事都出现了——暗杀、劫持人质、派系交战以及大规模炮击——目的是让政府倒台,把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军队赶出去,并使得外国资助者(叙利亚和伊朗)达到各自的政治和宗教目的。
阿萨德和伊朗人此时正处于“有权有势”的地位。没有人能够控制他们,想对他们施加影响是不可能的——但他们的目的却不相同。
叙利亚的目的是通过支持阿玛尔、人民社会党民兵武装以及由伊朗资助的恐怖活动来控制黎巴嫩,但是要防止伊斯兰革命在叙利亚和黎巴嫩蔓延。
伊朗的目标是利用恐怖主义行动把美国人赶出这一地区,同时在这一地区推广其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9月3日午夜过后不久,也就是以色列开始撤军的那个晚上,机场附近的海军陆战队显然又一次成为攻击目标,遭到德鲁兹派猛烈的炮击以及100多枚火箭弹的袭击,2名海军陆战队队员丧生。蒂姆·杰拉蒂上校立即通过其指挥链发送了一份形势报告:“现在非常危险,”他写道。“为了黎巴嫩的和平,自7月22日以来,我们已有4人死亡,28人受伤。”
3天后援军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