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面战旗下·中国二战老兵回忆录 精彩片段:
第五篇 战区杂记
舞台
何恩波(中国驻印军密支那教导队教官)
说起去印缅战区,那真是命运的一种机缘。1943年,我从成都军校17期炮科毕业,留校当了一名教官,按说新的生活才拉开了一角,可1944年我却搭上飞赴印缅战区的飞机,开始了另一种全新的生活。
说来也巧,1944年在印缅战区的盟军进入反攻阶段,为了及时补充人员,总部向军校求援,要基层干部50人补充一线,兵种限定为步、炮、工,军衔限定在中、少尉,这条件像专门为我定的。很自然地,我顺利地从众多报名者中脱颖而出。
作为中国军人,来到异国的土地与英、美盟军协同作战,反击法西斯轴心国日本,参与二战,这在中国的军事史上是头一遭,所以,我是很激动的。
我被编在密支那的教导队当教官,这掩映在丛林中的教导队,统一而整洁,那是我的第一印象。而60年前在这里的一段战区生活,让我印象更深的是,与其说我走进了战区,不如说走上的是一个大舞台,一个展示各国军人风采、军事文化和军备力量的舞台。
中国军人的英勇、顽强和能打硬仗,在仁安羌、密支那等一系列的战役中得到了公认。所有外国的军人看见我们都会用生硬的汉语说:“顶好!顶好!”
而美国人充裕的军事装备,是我们望尘莫及的。感触颇深的是,“一滴汽油一滴血”的口号在这里已经演变成“一滴汽油一滴水”了。
三四十年代,我国的汽油全依赖进口,滇缅公路被日寇截断后,汽油更是奇缺。于是,后方出现了非常特殊的一种汽车——木炭汽车。光听这名字,就能闻出那股土洋结合的味儿吧。这车,在车头侧边装有一个特制的炉子,与开水锅炉相似,还带一个手摇鼓风器。有了这样一个大家伙,驾驶员旁必须配备助手。助手的职责是按时扒炉、续炭、点火、吹风,协助驾驶员发动汽车、适时清除炉内积炭杂质等。因此,大多数时候,这助手都是一张大花脸,而当汽车在行进中出现缓慢无力的情况时,那个花脸的助手便向炉底泼一杯凉水,扑哧地击火引燃,像是给这破车来了一鞭子似的,催车加速前进。木炭燃烧时,若火力不足,司机和助手还得大力摇动鼓风器手柄,待蒸汽充足,车子才能起动。
试想,这种老爷车子,在公路上跑起来,能有多大的效率?开车的人、坐车的人当然都苦不堪言,特别是夏天,简直如同进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有人写过一首打油诗:“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下车六七次,八九十人推。”真是真切写照阿!可当时为了节约战备物资,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想想,没有汽油,怎么打战?
因此,那时候在国内就喊出了“一滴汽油一滴血”的口号。
但到了这里,沿途输油管一直延伸,加油站多得难以相信,入站加油,只需拉出胶皮管,插入油箱,灌满就走。没有什么烦琐的手续,油平常得真就像水一样。
这些还都是直观的,更深层次上的差异,则是在军事文化上的,特别是军事理论上的。
最深刻的就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到底孰轻、孰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