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在同一面战旗下·中国二战老兵回忆录_第五篇 战区杂记 耄耋之年的回忆

邓贤
纪实报告
总共54章(已完结

在同一面战旗下·中国二战老兵回忆录 精彩片段:

第五篇 战区杂记

耄耋之年的回忆

欧阳振(中国驻印军汽六团五连上士班长)

我是1915年出生的,今年刚好90岁 。耄耋之年的人,记忆力不行,好多回忆都是残破的。那段在印缅战区的日子,就像老了的胶片,保存不全,无法按时序拉开了。可又有好多场景在眼前晃动着。

我是23岁当的兵。那时候,当兵是被人瞧不起的,可迫于生活,我还是走上了当兵的路。不过惟一令我自豪的是我考上了汽车兵。当时在国内,汽车兵可是上等兵,待遇也高。后来去了印度的兰姆伽才知道,美国军队里汽车兵根本就不稀罕,因为美国兵人人都会开车,汽车兵都是遭受种族歧视的黑人。

我应该是1942年到印缅战区的。此前,我是驾教二团的汽车兵。到了那里,我被分在了汽六团五连当上士班长。

可要开说那里发生的故事,这胶片就晃得厉害了,兰姆伽、加尔各答、密支那、雷多、八莫,都开始往外跳,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印度人哗哗地闪。像是没有天线的电视图象,什么都有,但又全不清楚。

我就只有这么晃动着说了。那就先从晃动的火车上开始说吧。

我记得,我坐火车是去加尔各答,那应该是去执行运车任务。加尔各答是印度东海岸最大的港口,那时候盟军所需要的战备物资都是先运到那里的。我们去就是把运到那里的GMC开回来。在火车上,不仅有我们中国兵,还有英国、美国、印度兵。大家在一起还是很热闹的。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个英国兵,在我们中国兵面前,突然指了指自己,问我们:“你们看我是哪国人?”我心想,这人还真怪。从你的军服上,我就知道你是英国人,还有什么好猜的啊。我们都以为是他无聊透了才冒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家都兴致不高地说,你英国人啊。他摇了摇头:“NO,NO,我是中国人。”他挺直了腰板,翘起大拇指,很郑重地向我们宣布。我们都笑了,明白他的意思,那是因为我们中国军队在仁安羌解救了英军,让他们打心眼里佩服,所以,他用这样一种幽默的方式,向我们致敬来了。

火车到了加尔各答,我发现了一些很奇怪的东西。那是银灰色的气球,大概有几百上千个吧,飘在空中把港口给围了起来。真怪啊!这里怎么还有气球啊!后来一问才知道,那是防空气球,是为了防止日本鬼子的飞机轰炸港口用的。气球升到相当的高度,中间横连铁索,再从铁索垂下密密的铁丝,筑成一道空中屏障,日本飞机就无法低空投弹了。这主意妙啊!加尔各答上空,还时常盘旋着英军战斗机,执行着守卫港口的任务。那些战斗机,有的模样像老虎,有的像什么也说不上来,总之,是怪模怪样的。

怪模怪样的不仅有这战斗机,还有人。那是我在密支那看到的日本俘虏。那一队日本俘虏,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样,都蔫了,裹在黄麻布口袋一样的军服里狼狈不堪。你远看着,那根本就不像一队人,而是一摞口袋。当时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他们身上的军服,没想布料差成那样,看着自己细帆布斜纹的罗斯福服,我想,胜利的天平其实早就开始向我们倾斜了。

再说件怪事吧。我的一个湖北老乡,姓梅的,又黑又瘦的小子竟然跟美国黑人兵干了一架。号称“九头鸟”的湖北佬,最终是被美国黑块头从车上打了下来,受伤了。不过,当初听说的时候,我们都没想通他为什么会跟美国兵打架。平素里我们跟美国军人都相处得不错,他们待人友好、热情,也乐于助人。我记得有一次,我开车爬坡时,突然失去了动力,正往下滑,一辆美国黑人开的军车过来用绞盘顶我们的车,硬是把车给顶上坡。后来才知道,他们那场架打得真有点冤。本来是一桩搭车回驻地的平常事,没想到就因为一个误会变成了祸事。那天,梅老乡本是搭美国人的车回汽六团,在战区搭美国人的车是件习以为常的事,基本上是招手停。结果,因为语言不通,梅老乡的手势美国黑人兵又没瞧见,车一下过了营地。这下,梅老乡急了,上去就夺人方向盘,自然就有了那场“恶战”。终归是场误会。美国兵最后登门道歉赔了礼,给这个场误会画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现在想来,觉得我老乡真不够灵光,怎么连“stop”都不会。怕是说成了湖北方言英语,人家当然听不懂。

我英语水平也不高。但在路经八莫听到的那句“Japanese,finish ! ”却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的话。那是群美国黑人兵,一边朝天开枪一边大声高喊:“Japanese,finish!”“Japanese,finish!”,黑人兵微笑着,朝我大声说。那天,就是1945年的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日子。

距今天已经是60年前了。我已从壮年到了暮年,在历经风风雨雨近一个世纪的沧桑后,还能见证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这一时刻,真是天大的幸事。

作品简介:

本书记述了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英、中各国相继对日宣战。罗斯福提议组建中国战区范围包括中国、印度、缅甸、泰国、和越南。因此又称中、印、缅战区,由将介石任统帅……将介石致电罗斯福,因英军取消在仰光进行两栖登陆作战,中国军队也将取消1943年春渡过怒江反攻的行动……这是一本了不起的书,一部极其感人的政治侦控作品,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一部真正的惊险读物,几乎是新闻史上的极品。迷人而又刺激……最了不起的侦破作品之一。令人兴奋的报告文学,直言不讳,让人应接不暇……

1943年,有成千上万的爱国学生投笔从戎,从中国西南大后方的重庆参军,通过著名的“驼峰航线”被空运到印度北部,加入到中国驻印军的行列中,这就是中国抗战历史上著名的“十万学生十万军”的爱国学生大从军运动。这种战争中特殊的文化交流增加了中美双方的军人对于彼此的了解和合作关系,也是中美友好交流的源头之一。本书以这支部队中老兵口述实录的形式,再现当年的这段交流历史。

作者:邓贤

标签:邓贤在同一面战旗下历史二战军事纪实

在同一面战旗下·中国二战老兵回忆录》最热门章节:
1附录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印缅战区大事记2第五篇 战区杂记 从军抗日3第五篇 战区杂记 耄耋之年的回忆4第五篇 战区杂记 难忘密支那5第五篇 战区杂记 远征行6第五篇 战区杂记 忆往昔7第五篇 战区杂记 趣味生活8第五篇 战区杂记 一些串起的点滴9第五篇 战区杂记 舞台10第五篇 战区杂记 打回祖国去
更多『纪实报告』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