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_第二十章 恐龙灭迹 未雨绸缪

云寒
纪实报告
总共148章(已完结

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 精彩片段:

第二十章 恐龙灭迹

未雨绸缪

国资监管

2003年4月6日,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之初,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为198家,华源集团位列其中。

国资委成立时,当时的中央企业经营效率低下,负担沉重,中央企业下属企业过多,管理链条过长,主业不突出……

为了加强对中央企业的监管,国资委先后出台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11项法规。

2003年7月10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中央大企业工作会议,对央企领导说:“给你们三年时间,要做到各自所在行业的前三名,做不到的,你就自己找婆家,你找不到的话,我给你找。”

李荣融说:“作为大老板,我不会同时在一个产业投好几个企业,让我自己的企业在一个行业里互相斗。”

数一数二是杰克·韦尔奇的战略法宝,韦尔奇出任通用电气公司CEO后,进行了业务重组,缩减多元化、回归专业化,争取在要做的领域中成为行业第一。这个原理很简单,就市场竞争而言,一个行业中的前三名为第一梯队,而第三名以后的企业在竞争能力、话语权等方面与第一梯队差距明显拉大。其次,就消费者而言,人的头脑只能记住某一行业的前三个品牌。

国资委整合央企思路:对主业突出、经营规模大的企业,作为该领域资源整合的主体,推进兼并联合;对主业较为清晰、规模较大的企业,业务相近的要进行联合重组或进入特大型企业集团;对其他大量的中小企业,要通过多种途径放开搞活,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最终中央企业将保留80~100家。

按照这样的思路,一大批中央企业进行重组,中谷粮油集团公司并入中粮集团、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并入中国联通……

到2004年12月1日,中央企业总数调整为181家,减少了17家。到2010年8月5日,中央企业总数调整为123家。

利润倍增

国资委的监管加强给华源集团带来了较大的外部压力,如果做不好就面临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华源对外大规模的扩展,存在较大的资金压力,发展虽然很快,但是各项经济指标不容乐观,需要对收购后的产业进行整合。

2003年7月19日,在华源集团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周玉成向华源的现状“开炮”了。他向各级管理层疾呼:“目前华源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转折时期,这个时期的到来,是以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为标志,以突出主业为抓手。请各位用聚焦的理论,用壮士断臂的勇气和毅力,来解决我们的主业集中、企业集中、品牌集中问题。”

作品简介:

即是一部案例书,它是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又是一部历史书,它是中国20年来资本市场上的一个缩影。

介绍了两大产业帝国的风云变化史,中国第一股曲折心酸的历程,是中国产业资本称霸的纪念碑。

即是一部智慧书,它是中国现代商业版的三国演义。又是一部哲学书,它是中国商业经济哲学的载体。

介绍了资本帝国的群殴,包含了收购战、阻击战、欺诈战、心理战、新闻战、投诉战、拖延战、文件战、法律战、仲裁战等各种商业战争手段,书中的法律战无论是规模还是智慧,都是那个时代的巅峰对决。

涉及战略、投资、政治、法律、财务、证券、新闻、产业、政策、管理、哲学等全方位资本运作的内容;系统阐述了丰原和华源两大产业帝国的风云变化史,介绍了中国第一股曲折心酸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产业资本称霸的纪念碑。

充分展现了天行无常、法无定法的宇宙规律,大战过程曲折离奇,无论是双方采用的作战手法、谈判策略,还是最后的结局,都是出人意料,发人深省。

江山争夺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并购争夺战,在刀光剑影中,各路高手云集,华山论剑,共同演奏了一首波澜起伏、荡气回肠的商战进行曲。投诉、反投诉。欺诈、反欺诈。仲裁、再仲裁。真与假,是与非,纠缠不清。敌与友,胜与败,变化无常。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智慧与心理的较量,资本与政治的抗衡!江山争夺战涉及战略、投资、政治、法律、财务、证券、新闻、产业、政策、管理、哲学等全方位资本运作的内容,是中国第一并购战,以详实的资料,系统阐述了发生在资本市场上那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

作者:云寒

标签:云寒江山争夺战商战商业

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最热门章节:
1第二十一章 大战尾声 江山花容衰 故主比翼飞2第二十一章 大战尾声 霸龙吐珠3第二十一章 大战尾声 痛割国元4第二十一章 大战尾声 飞来横祸5第二十一章 大战尾声 一举转乾坤6第二十章 恐龙灭迹 一声叹息7第二十章 恐龙灭迹 恐龙肢解8第二十章 恐龙灭迹 祸不单行9第二十章 恐龙灭迹 拯救华源10第二十章 恐龙灭迹 风雨飘摇
更多『纪实报告』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