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_第二十章 恐龙灭迹 风雨飘摇

云寒
纪实报告
总共148章(已完结

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 精彩片段:

第二十章 恐龙灭迹

风雨飘摇

危机爆发的原因

2004年国家宏观调控,包括纺织业在内的九大行业被定为调控产业。随后,银行对纺织业不看好,同时对医药行业的无序竞争也表示担忧,开始紧缩银根,这对中国最大的纺织和医药企业华源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来自《经济观察报》的报道称,华源集团2004年度年检报告显示,该集团负债414.6亿元,占到集团556.4亿元总资产的近80%(数字有差异,华源声称的资产总额572亿元)。

单从80%数字看,资产负债率有点高,其实作为集团合并报表来说,不算高,因为是多层级控股,很正常。

华源最主要的问题是自有资金不足,对外投资是利用流动贷款来支付收购价款的,对外投资本身属于长期投资,这个资金不可能马上收回,即使所投资企业赢利,其他股东也不一定同意马上分红。

但是当时银行贷款政策是明确的,长期贷款一般只是对自建项目给予3-5年,华源对外投资只能使用一年期的短期贷款(2009年国内并购贷款放开,时间可以达到5年)。

短贷长投是华源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隐患,在企业处于上升时期,有政治背景的支撑,信贷大环境宽松,那么企业可以利用滚动的流动贷款,通过新旧贷款的更替,实现资金的有序流动。

可华源现在面临的外部金融环境已经变了:国家宏观调控,银行收缩贷款。灵魂人物周玉成要退下,一大批资本帝国纷纷出事。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为了自保,当然是只收不贷。

2005年,华源集团每个月到期需偿还的银行债务达3亿~4亿元,而华源集团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现金流做保证,本身是需要银行来继续贷款,所以一旦出现银根紧缩,那么很快就出现流动性危机。

因此,华源危机的原因是外部银根突然收缩,自有资金和利润无法满足流动性贷款催还。

危机导火索

2005年,5月财政部进行“2004年会计信息真实度检查”,检查主要针对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另选两家重点企业,其中一家即是华源集团。

这次检查其实是例行巡检,但外界对近年飞速扩张的华源本有资金紧张、随时断裂的担忧,此次例行检查遂被视为华源危机爆发的前兆。

作品简介:

即是一部案例书,它是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又是一部历史书,它是中国20年来资本市场上的一个缩影。

介绍了两大产业帝国的风云变化史,中国第一股曲折心酸的历程,是中国产业资本称霸的纪念碑。

即是一部智慧书,它是中国现代商业版的三国演义。又是一部哲学书,它是中国商业经济哲学的载体。

介绍了资本帝国的群殴,包含了收购战、阻击战、欺诈战、心理战、新闻战、投诉战、拖延战、文件战、法律战、仲裁战等各种商业战争手段,书中的法律战无论是规模还是智慧,都是那个时代的巅峰对决。

涉及战略、投资、政治、法律、财务、证券、新闻、产业、政策、管理、哲学等全方位资本运作的内容;系统阐述了丰原和华源两大产业帝国的风云变化史,介绍了中国第一股曲折心酸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产业资本称霸的纪念碑。

充分展现了天行无常、法无定法的宇宙规律,大战过程曲折离奇,无论是双方采用的作战手法、谈判策略,还是最后的结局,都是出人意料,发人深省。

江山争夺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并购争夺战,在刀光剑影中,各路高手云集,华山论剑,共同演奏了一首波澜起伏、荡气回肠的商战进行曲。投诉、反投诉。欺诈、反欺诈。仲裁、再仲裁。真与假,是与非,纠缠不清。敌与友,胜与败,变化无常。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智慧与心理的较量,资本与政治的抗衡!江山争夺战涉及战略、投资、政治、法律、财务、证券、新闻、产业、政策、管理、哲学等全方位资本运作的内容,是中国第一并购战,以详实的资料,系统阐述了发生在资本市场上那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

作者:云寒

标签:云寒江山争夺战商战商业

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最热门章节:
1第十二章 虚假出资 没有刊登的公告2第十二章 虚假出资 猴年流言3第十一章 剑指仲裁 郑重声明4第十一章 剑指仲裁 此RT就是彼RT5第十一章 剑指仲裁 反戈一击6第十一章 剑指仲裁 摇旗助战7第十一章 剑指仲裁 仲裁公告8第十一章 剑指仲裁 此RT非彼RT9第十一章 剑指仲裁 限期整改10第十章 死磨硬“拖” 省纪委调查
更多『纪实报告』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