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在1964·周恩来飞往非洲 精彩片段:
第三篇 中国热浪席卷非洲
周恩来刚刚回京时,头发篷松大脑门的青年阿拉法特来到了中国
(尽管阿拉法特出生在开罗,但巴勒斯坦在地理上不属于非洲,可是阿拉法特首次访华是在周恩来访问北非的影响下进行的,巴勒斯坦问题也与北非阿拉伯国家密切相关,因而笔者也写了这一章。)
一九六四年三月下旬,刚刚返京的周恩来在忙于准备访非之行的长篇总结报告时,有两个巴勒斯坦青年人也来到了北京。其中一个矮个子,头发篷松、脑门宽大、说话也特别多的,他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阿拉法特。另一个是他的战友哈利勒?瓦齐尔。
这两个青年人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在主人的引导下瞻仰了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阿拉法特说:新中国是前赴后继牺牲了好几代人才建立起来的哟。
在走过了金水桥,在仰看天安门城楼上挂着的毛泽东画像时,阿拉法特说:我在阿尔及利亚听好些朋友谈起毛泽东,毛泽东给了阿尔及利亚战士们武器,毛泽东还说枪杆子里出政权,毛泽东的书里还教人打游击战。
吸引阿拉法特克服困难、千里迢迢来中国的,就是他认为并向往也象中国一样经过武装革命斗争建立起自己的国家。
他是出生于开罗的巴勒斯坦人,具有很强烈的民族主义感情。他的父母从加沙迁徙了开罗,认为是英国人暗地驱逐造成的。他十八岁那年就参与了从埃及私运枪支弹药的活动,以武装巴勒斯坦人,并参加过在加沙与犹太人的激战。他在秘密而紧张的战斗中结识了哈利勒?瓦齐尔,两人都主张用武装斗争解救巴勒斯坦,观点相同,旋即成为知己。俩人都是充满献身精神的热血青年,极力主张不断对以色列采取军事行动。哈利勒?瓦齐尔以组织体育俱乐部为籍口,成立了一个突击小组,秘密进行军事训练,用地雷、炸药袭击以色列巡逻车和军车。有一次在进行秘密袭击活动时,他们制造的铁盒式土地雷被查获,瓦齐尔进了埃及人的监狱。阿拉法特经过在开罗的上层人士中的斡旋,瓦齐尔获得了释放。
一九五六年秋冬苏彝士运河战争中,阿拉法特自愿加入埃及部队服役,担任少尉,带领埃及第一支未爆弹处理队进入塞得港,直至战争结束后。此后,阿拉法特与瓦齐尔来到科威特相会,俩人共同感到不能陷入如何解放巴勒斯坦的哲理讨论,必须立即开始军事行动,用枪声表达巴勒斯坦人的愤怒。
一九五七年十月,他们建立了被称为“法塔赫”的第一个秘密小组。这个小组有五个成员,他们是其中的两人。但当时多数巴勒斯坦人认为自己进行武装斗争是十分荒唐可笑的;他们认为,军事行动必须酿成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之间的战争,阿拉伯在这场战争中赢得胜利,巴勒斯坦解放运动就自然取胜了。为了在思想上唤醒巴勒斯坦人,阿拉法特创办了一个地下出版物《我们的巴勒斯坦:生命的号角》。尽管该刊物遭到了埃及、叙利亚、约旦等国家的查禁,它还是在巴勒斯坦人中秘密流传得很广。法塔赫终于发展起来了,有了一定的影响。
一九六二年初,纳赛尔发表了一个声明,宣称他和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没有解放巴勒斯坦的计划,这使得那些把巴勒斯坦的解放寄托在他身上的巴勒斯坦民众被泼了一大盆冷水。
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后,阿拉法特来到阿尔及尔,见到了本.贝拉总统。本.贝拉同意援助巴勒斯坦解放,允许法塔赫在阿尔及尔设立他的第一个正式办事处,对外称巴勒斯坦局,以结束它的孤立地位,同外界进行接触。阿拉法特在阿尔及尔了解了中国对阿尔及利亚革命的重要支持,特别是一九六三年底周恩来对北非数国的访问,使阿拉法特渴望访问中国。当时,在法塔赫的中央委员会,阿拉法特所极力主张的军事行动,被多数人认为是“不成熟的”。大多数人认为,真正的巴勒斯坦解放,须以执政的阿拉伯政权有同以色列战斗的意愿为前题。双方无休无止的讨论,搞得互相都很疲惫,但是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使阿拉法特十分苦恼,他要换个环境,他要获得支持,他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在阿尔及尔经过联络,他和瓦齐尔被邀请访问中国。他们是经过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后,辗转跋涉来到北京的。
第一个可能是刚从非洲回来的周恩来太忙了,第二个可能是当时在地下状况的法塔赫的影响还不够大,第三个可能是阿拉法特在当时的法塔赫十人领导集团中还名次靠后没能崭露头角,造成这次阿拉法特访问中国时没能见到周恩来。
海外的几种有关阿拉法特的传记都谈到了他首次访问中国的情景。其中一本有如下记述——
……一九六四年初,这个机会来了,他(阿拉法特)和瓦齐尔被邀请访问中国。三月下旬,在春光明媚的北京,他们见到了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终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中国领导人。阿拉法特向中国领导人阐明了他们决定通过革命的武装斗争和游击战争解放巴勒斯坦的军事战略。他兴味盎然地讲述着,等待着来自这个他敬仰的国家的英明决策者们的赞扬。然而回答出人意料。中国领导人坦率地告诉他们,仅凭游击战争是不能解放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猛然感受到一种失望,他觉得向中国请求武器援助的要求肯定落空了。但中国又一次出人意料,竟慷慨地答应了。只是把时机定在依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开始斗争之后。几个星期之后,他们如愿以偿。这使得在中央委员会的表决中,阿拉法特的军事行动计划第一次获得了多数委员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