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_第五章 我不是天才就该没有生路?

何建明
纪实报告
总共12章(已完结

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 精彩片段:

第五章 我不是天才就该没有生路?

中国人崇尚教育、崇尚知识,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当知识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隆隆战车载着我们朝着光辉的未来前进时,学历、文凭、名校一再地被提升为人们追求的价值取向。无可否认,这种向上的追求是进步和合理的。但人们应该懂得,十个指头也有长短,天才并不是人类的共同智商。因此,所有的天才和那些自己本身就不是天才的人,就该明确地放弃这种不合乎人类基本人情的盲目追求。

无须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话教育你和他,但有一点你和他必须明白:当你粗暴地举起木棍和拳头时,或许你正在毁灭一个可以在其他领域发挥潜能的天才。

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其实生活中就有无数极其真实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面前发生。

而这些真实的故事背后又有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血与泪。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北京街头时常可以看到一些年岁不大的学生模样的人在那儿行乞,他们的共同特征都是念不起书的贫困大学生,他们通常低着卑微的头,面前有一张写满他们贫困家庭状况的求助信。这样的事因为我写了《落泪是金》这部专门反映贫困大学生生存状态的书后,所以几乎不断地有朋友和熟人向我报告某某地方又有贫困大学生在大街上行乞一类的专题要闻。开始我真的几次放下手头的活赶紧到现场,以便尽我自己一份力量救助这些沦落到大街上做乞丐的贫寒学子——我想的是毕竟我们这里是伟大首都,那么多外国友人,当他们看到这幕时不是让我们中国人丢脸了吗?我可以毫不回避地谈论山区的孩子因为穷而上不了学,可以毫不回避地谈论贫困地区的母亲如何艰苦地生活着,但绝不应该让外国人再议论我们身为知识阶层的大学生竟然苦得要去当乞丐才能走入校门,维持学业。

也许我为贫困大学生的工作已经做得很多的原因,也许我有途径可能使那些因为经济原因而无法圆大学梦的孩子改变一下命运,故在一段时间里我只要听人说哪里哪里有位街头乞丐是大学生,便赶紧奔过去看能不能帮助他们一下。但后来发现混水摸鱼的现象太多,比如有人专门冒充大学生行骗,于是也就淡漠了这类的现场救助。不过也许正因为希望工程授予了我“阳光使者”称号的这种崇高荣誉而内心难以抹去那份对贫困大学生的怜悯之心的缘故,每当看到街头有贫困大学生在行乞时,我总要驻足问上几句。

就在去年9月的一天,我在上班的路上又碰上了一位女大学生在府右街那儿的103路车站处向行人乞讨。

当时我的自行车骑得很快,后来忍不住又倒回了几十米重新回过头静观了几分钟这个看上去很小的女大学生。我见北京人大多数已经对这样的学生乞丐很冷漠,或者说因为看到电视报纸上说的这类假大学生行骗的太多的原因,他们通常只是用明显視的目光扫一眼就过去了,倒是那些外地游客有时出于好奇驻足细细看一看贫困大学生们的那张求助书,之后受感动的个别人也会扔上三毛五毛的就扬长而去。但我却没有见过有人真正慷慨出手帮过这类大学生。

北京人在大街上见的各种人多了,也就对什么都麻木了。

见没有什么人对那个贫困女大学生感兴趣,于是我便推着自行车靠近那儿看一看那张求助书上写的字。我感到有些奇怪的是这位贫困女大学生与其他在街头行乞的贫困大学生不同的是她的穿着显得很时尚,绝对在贫困生的普通水平之上;其二是她那份求助书所用纸张有些与众不同,明显是有破绽的——因为我看出那纸的后面是一份印有某产品的宣传广告,而一般家庭真有困难的贫困大学生是不会这样随手找一张纸就开始乞讨,他们通常是非常认真地制作,尽管纸张很普通,但极少有人随便捡一张什么纸就用的。

“同学,你真的有困难吗?如果是真的,我能帮助你……”我说这话后,那女孩用非常疑惑的目光看着我。而我则同样用目光盯着她——我证实了她其实不是一名贫困大学生,但我相信她也不是什么通常意义上的骗子。

为了解除她的疑虑,我掏出一张名片,并告诉她:我曾专门写过有关贫困大学生的作品,如果你真有什么困难,我一定尽力帮助你。

这个女孩犹豫了,有些慌乱地准备收拾她的求助书。

“不用害怕,我不会伤害你的,也不会将你送到什么地方。我只是想了解一下你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这样的方式求得别人帮助,要知道这儿是首都,你的这种行为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感,所以即使你在这儿呆上一天可能也得不到几毛钱,你知道吗?”

作品简介:

中国人历来最珍惜亲情、注重血缘关系。父亲可以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而赴汤蹈火,母亲为了女儿的贞洁宁可耻辱卖身……然而曾几何时,当今做父母的为了自身的私欲强迫儿女行使自己的意志,为了推卸养育责任残忍地将自己的亲生骨肉遗弃乃至戮杀。当今的社会于是出现一个仇视父母、流浪街头的特殊群体。曾以《落泪是金》和《中国高考报告》赢得广大读者欢迎的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饱含挚爱与热泪走进了这个群体,先后走访了北京,上海,山西,陕西,山东等地,深入车站码头,监狱学校,医院街道等地方,与那些流落街头的孤儿,生命边缘的犯罪子女,离家出走的问题少年,和被人遗忘的私生子,残疾儿等无数“另类”少男少女,写出了这部报告文学作品。这是一部呼唤人间真爱与亲情,探究“另类孩子”教育问题的特别报告。

作者:何建明

标签:何建明恐惧无爱教育社科人文报告文学

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最热门章节:
1后记 接受和获取爱是人人应有的权利2第十章 拯救父母,拯救亲情3第九章 残肢断体,我就得猪狗不如?4第八章 同一片蓝天下,为何独我不见阳光?5第七章 你的喜怒与欲念便是我的坟墓?6第六章 天塌半边,我非入火坑不可?7第五章 我不是天才就该没有生路?8第四章 你爱了,就可以扔下我不管?9第三章 弟是宝宝,我是黑奴?10第二章 车站码头边那黑影憧憧的是人是鬼?
更多『纪实报告』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