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利益 精彩片段:
第二章 被践踏的“草帽”必须恢复尊严
到中国的黄土高原走一走,站在那一道道光秃秃的梁谷山峁,向四周延伸百里的原野望去,你会有一种深切的感受:在这样一块贫瘠干旱的土地上,想让生息在这儿的农民们富起来,几乎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梦想。
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邓小平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占人类五分之一的依靠土地生活的的中国农民实现了这样的梦想。这便是人类发生在20世纪里一个最伟大的奇迹。
我们知道,能够创造这样的奇迹,靠的是几代英明领袖的智慧和那些甘于奉献生命与汗水的勤劳民众的艰苦奋斗。
然而我们同时发现,一个依靠几代人努力而建立起的伟业和一个已经成为了现实的美好梦想,也许就仅仅因为几个蛀虫的作怪和无耻的行径,会在瞬间化为乌有。
地处豫陕晋三省交界之地的夏县,毗邻九曲黄河的中段,清晨孩儿们上学扯着嗓子高歌,能同隔岸的雄鸡相呼应。就是这块今天看来贫瘠的土地却在四五千年前缔造了我们中华民族。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祖先结束了原始社会的最初文明史,开始了中华民族社会史上第一个发展里程碑,即由禹建立的第一个王朝,亦即夏朝,中华民族由此才得以见诸历史,而“华夏”也从此成了中华文明历史和中华民族的简称。禹的功劳不比任何中华历史上的君主逊色,他在当年的安邑,即今日的夏县建立了夏朝的国都,并把遍散于九州方圆内的那些整天与狼为伍的部落游民,圈州定邦,我们后人现在所知的“九州”便是禹的治邦之策。
现今你如果到夏县这个地方走一走,会有种特别的感觉:尽管你在此看不到多少现代文明的那种繁荣与昌盛,而且这儿的人们明显在物质文明方面远远比不上上海、北京和深圳人,但你只要跟他们深入接触,你会发现夏县人对世事国事民事都有非同寻常的独到的见识。我开始百思不得其解,但后来在除去了现代都市人的那份自以为是的浮躁心态之后,静静将心灵紧贴在这块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时,我顿然明白了:原来这儿的人们,从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上获得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的精华的智慧因子:那是一种不是靠一般的因材施教和经史文书所能传递的信息,它是来自地脉深处和漫长历史空间所飘扬出的精气与魂魄。
当地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可以在外轻易做宰相员外,却难在夏县当村长乡僚。意思是夏县这个地方,是个人就比你宰相员外的爷爷还大个辈份,这话听起来有点夸张,其实不然。你想,当年禹王在此建都时,中国多数地方还是不毛之地,别说还没有官府衙门,就是连个起码的行政“编制”还是过了不知几百几千年才有的。你说人家夏县人从打四五千年前就是国都的子民,谁能与他们比资格?
到过夏县的人,还会发现夏县人的另一种美德。那就是这儿的人都有一种自觉自愿地听从“上头”指挥领导的“服从意识”。这大概也是作为第一个都市臣民的那种与生俱来的自觉意识。这种甘当臣民的自觉意识对任何一个朝代的统治者来说可以奖赏其为美德。然而,这样的美德一旦被那些以权谋私者所利用,则着实苦了这一方的庶民百姓。
自打改革开放以来,夏县这片过于古老而板结的土地,这些年来同样发生了不少变化。部分敢于思考又勤劳的农民则成了乡里乡外的能人富人。胡张乡就有这么个人,他叫史英俊,百分之百的农民,他的精明与其名字一样,在当地广为人知。他先是开办小杂货店积累资本,后是在乡村与城镇之间搞“泥腿子出租车”。几年离土不离村的小买卖,使他有了比别人多几倍的积蓄。于是,史英俊看中了贩运货物的活计。山里人如今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渴望能把在电视里看到的外面人的幸福生活搬到自己家里来。同时也期望能把自己收的水果蔬菜运出家门换来现钱。史英俊看中的就是乡亲们最需要的这“中间环节”。于是他拿出自己的全部家底,购置了能上山下山的吉普车、置了能种地能跑路的拖拉机,置了能进田头能入土窑洞的四轮车,还置了能上高速路进城的摩托车。最红火的时候,史英俊家这样的带轮子的各种车辆多达十余部,活脱脱一个运输专业户。有了四通八达的“轮子”,史英俊的生意越做越大。直让村里村外的人眼红,因为大伙儿看到他进账的钱票跟着那些轮子越“转”越多。1994年起,夏县所在运城一带农民纷纷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果树革命”,昔日荒丘黄土,转眼间成了一片连一片的花果飘香的苹果园。史英俊也有果树园,但面积不如人家多,可到收摘时他家的苹果却比别人家多出几倍十几倍。啥原因?原来他专门做起了贮存苹果的生意。乡亲们的果子熟了,着急得不知往哪儿卖,原本一元钱一斤的果子一天天烂在地里、在贬值。这时史英俊笑咪咪地过来说:咋样,五毛钱一斤出手吧,我全包了!让掉价的果子换成存在银行里能升值的现钱,亏不了你老哥!于是人们便将自己的果子全都卖给了他。
史英俊从乡亲们的果园里收回果子,不是立即贩运出去,而是贮存在村边的荒丘底下的土窑洞内——那里面冬暖夏凉,是天然贮藏仓库。等几个月后的元旦、春节将至时,史英俊便开始启窑开仓,再转动他那些“轮子”运到城里出售,此时上市的果子比收成时的价格上升了一倍还多。这么一倒手,史英俊的财源便滚滚而来。头年他仅此一项便赚了2万元,比那些辛辛苦苦种了十几亩果树的果农还赚得多。吃了甜头,第二年史英俊便有了更宏伟的计划:准备贮藏6万斤苹果,将自家的那口土窑洞充分利用起来,满满地发它个财年!雄心壮志下的史英俊,这年通过在乡信用社工作的一位亲戚作担保,贷了6万元钱收购了近6万斤苹果贮藏于自己的土窑内。只等冬季到来之时再度开仓启窑,发个大财。然而正当他一心想着致富梦时,一场料想不到的人祸已经悄然向他逼近……
本村有个姓卫的人,早已眼红史英俊的“轮多财大”,做梦时也在想如何跟史英俊玩一场“空手套白狼”的好戏。办法终于有了。一日,此人找到史英俊,假装非常虔诚地来跟史英俊商量“盘货”事宜:“我先付你一笔定金,到时再在明年开春时我拉一车果子给你付一车果子的钱,把你家窑子里的那6万斤果子全卖给我,怎么样?你大哥一点风险也不会有的,坐地赚钱嘛!”见史英俊没有回音,那人又死皮赖脸地又是递烟又是点火,说你史大哥赚钱有道,让兄弟也跟着你发点小财嘛!乡里乡亲的,我再精也精不到你史英俊大哥那份上不是?
别看史英俊做生意精明,但在做人方面却依然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本质。“那就照你说的办吧。”
“行行,我们签个协议?”姓卫的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份“协议”交给史英俊,大意是由姓卫的包下史英俊家的6万斤果子,按一元钱一斤结算,在这之后史英俊不得再将苹果转让第三方,而姓卫的则先向史预交15000元作了订金。事情看起来没有什么漏洞。
史英俊觉得虽然这么做自己少赚些钱,但毕竟省了不少心,于是便没有疑义地在那份协议上签名划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