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根本利益_第四章 寸土必争是本色

何建明
纪实报告
总共8章(已完结

根本利益 精彩片段:

第四章 寸土必争是本色

什么事在农民的心目中最神圣?什么是农民的命根子?

毫无疑问,当然是土地。

土地不仅是农民的命根子,其实也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命根子。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在漫长的五千多年文明史中,除了只有近代不到一百年的工业化进程之外,中国的全部历史都是农民的历史,或者说都是土地化革命的历史。即使在今天,土地仍然是影响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最重要因素。

土地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将推动或者制约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共中央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里每年颁发的“一号文件”,即是与土地直接相关的农业问题。

中国的土地,决定着中国人的昨天和今天的命运,还将在很长时间里继续决定中国未来的命运。

用现代时髦的话讲,城里人对财富的理解是以资本的多少来衡量的,而农民们对财富的理解则是看自己对土地的占有情况。农民对土地的渴望与拥有,其实远比现代人对资本和财富的渴望与拥有要强烈得多。

土地从本质上体现的是农民的绝对的财富价值观。因而土地的拥有或丧失其实就是农民们的根本利益的得与失。

明白了这层意思,我们就不难理解像崔良娟这样的农家妇女,为什么可以几乎是用了半辈子的时光,仅仅是为了争得咫尺宅基地的拥有权的全部意义了。然而在广大农村,像崔良娟这样寸土必争的农民以及他们寸土必争的信仰,何止仅仅体现在对自己宅基地上。

1999年4月8日是个大雨天,这一天是梁雨润的“群众接待日”。瓢泼的大雨不停地下着,从前一天的深夜一直下到第二天的上班时间仍未见停。8点正,梁雨润准时从自己的办公室来到县委信访接待室。这时有一位60来岁的老人进了门。梁雨润感到有些惊奇,因为老人从上到下的一身装束完全是陈永贵式的——头扎毛巾,一身黑袄,那腰间系着的是一根用草绳编织的裤带,黑袄上有数处已破,里面露出几缕发黄的棉絮,一看便知是从山里来的农民。

“大伯,你是山上哪个乡的?”梁雨润给老人搬过椅子,端上一碗热茶。

“哎哎,我是庙前镇井沟村的。叫庚银项。”

“你老为什么浑身都湿透了?刚刚被雨淋的?”梁雨润伸手摸摸湿袄,关切地问。

老人的眼睛开始潮湿了,浑身一个冷战,然后全身哆嗦起来:“梁书记,我为了见到你,已经在那儿,你看就是那儿……”老人指着窗外的县委办公大楼的侧墙:“那儿的屋檐下,我在那儿睡了两宿。今天总算等到你了,算我没有白给雨浇了……”

作品简介:

世上,什么人最低微,也最善良?是农民,是中国的农民!

报告文学大师何建明,受命于“中国纪律检查委员会”,含泪写下这本关于农民兄弟的书,描写了一个坚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纪委书记梁雨润同志震撼人心的故事。透过它,你可以看到中国农民十指上的鲜血和苍额上的老泪。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只要稍有一点正义和感恩之心,就不能不看一看这本书,看一看中国的农民是怎样艰难窘迫,看一看到底是谁动了我们赖以为生的“根本利益”!

为了一块宅基,儿子冤死,13年不能入土为安。老母为此走上上告之路——13年的诉讼之路,难于上青天!

村霸、地霸,加官霸,重重罪恶把母亲推向了痛苦的深渊,为此村民们震怒了,他们联合起来,在养育了他们的黑土地上开始了一次正义之战!

作者:何建明

标签:何建明根本利益报告文学

根本利益》最热门章节:
1结束语 生活没有尾声2第六章 干裂的心田需要滋润3第五章 将心比心才是真4第四章 寸土必争是本色5第三章 命根子的事怎能漠视6第二章 被践踏的“草帽”必须恢复尊严7第一章 土窑洞内有垛回音壁8序 迟了13年的葬礼,留下多少悲伤与深思
更多『纪实报告』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