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十年·第二季 精彩片段:
第四章 暗访黑医窝点
第八节 小旅社,大舞台
我搬到了郊区一家小旅社居住。这家旅社有三间房屋租给了医托们,一间住男人,两间住女人。医托中的女人比男人更多,这是因为女人的话更容易让人相信。
居住在小旅社的,都是低等医托,而干这行时间长的医托,能言善辩、舌绽莲花的医托,有的已经在这座城市买到了套房,没有买到套房的,也租住在高档小区里。
装逼犯没有住在这里,尖嘴猴腮也没有住在这里。住在这里的都是刚刚入行的医托和那些反应木讷言辞笨拙实在不适合做医托的人。比如我,比如那个认为老外有钱就会家家养着两头牛的农村女子,她叫同乐。
装逼犯遭到上次的羞辱后,沉默了三天,然后又开始张扬了。三天后的一天,在那条街道边的一家饭馆吃饭时,他告诉我说,他的祖上是南方总督,管辖南方所有省市,当然也包括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省份。他说他的祖上很有钱,顿顿吃人参,天天喝龟汤。他在北方的时候,是生产队长,大小也是个官。他的儿子考上了“清大”,出来后至少也是个市长,“‘清大’一毕业,国家就会给个市长的”。
我只听不说,我知道他在吹牛。像装逼犯这样的人,如果哪一天不吹牛的话,肯定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吹牛装逼是他每天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
我从来没有听过中国古代还有“南方总督”的官职,如果真的设立了这一官职,管辖广阔,尾大不掉,与朝廷分庭抗礼,统治者一定会寝食难安。而顿顿吃人参,肯定会吃出病来;至于龟汤,古代根本就没有,那是前些年一个长跑教练“研制”出来的,据说能够提高忍耐力。“清大”,居然这么厉害,一毕业就给市长?
我装作很惊讶地问:“‘清大’是什么大学啊?”
他做出一种嗤之以鼻的神情来:“这你也不知道,农民到底是农民嘛,孤陋寡闻!只看到眼前一尺远,也只听到耳朵边一丈远。告诉你吧。”他像领导做报告一样一字一顿地说:“‘清大’,就是清——华——大——学。它是北京的,也是中国的,更是全世界的,它是全世界最好的大学。毛主席和周总理都是从‘清大’毕业的,他们在学校里就是好朋友。”
好长时间里,我都以为装逼犯的儿子上清华大学。一个月后,我看到医托队伍里新来了一个皮肤黝黑的农村青年,操着一口正宗的河南话。我听别人说,他是装逼犯的儿子,而且是唯一的儿子。他在老家卖烤红薯。
小旅社里居住了很多刚刚从农村来到城市做医托的人。他们都是医托介绍来的,或者是医托的亲戚。他们都来自于北方的几个山村,听说做医托能够轻松骗到钱,他们就兴冲冲地赶来了。
在黑医的食物链中,其实就是乡下人骗乡下人。城里人和在城市工作的人,一般都有公费医疗和医疗保险。他们手持一张小小的卡片就可以体检买药,甚至有些人还会用公费医疗卡买到医药,转手卖给收药的人。在公立医院里,经常能够见到楼道口、厕所里,到处都张贴着收药广告。这类广告就是针对这类人。
在这家小旅社里,在这些医托中,我听到了很多笑话。
来自偏远乡下的医托们见识短浅,没有文化,却偏偏异常关心国家大事。那一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他们就提出了攻打伊拉克的种种方案,甚至有人提出用水攻。他们说:沙漠地区人缺水,水一来,大家都忙忙碌碌地端着盆子给家中储存水。美军马上进攻,伊拉克来不及抵抗,整个国家就唾手可得。他们说这种方法在《三国演义》中出现过。马超打曹操,渭南县令放出马匹。西凉兵争着抢夺马匹,曹操趁乱逃脱。而当萨达姆在地下室里被活捉的时候,他们连连哀叹萨达姆不会躲藏:“就像咱们这样躲在小旅社里,谁能捉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