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2:北归 精彩片段:
第十五章 还都南京
第二节 英辞未拟,惜此离思
1946年10月5日,前往重庆接洽船只的人员已与民生轮船公司谈妥,史语所返京在即。身在北平的傅斯年电示董作宾:“公物即搬山下,弟已分电京渝接洽,船只恐必须在重庆换船,弟月中返京,盼十月中本所能迁移。前因停船及沿途困难未敢即动,今因江水将落势须速办。”董作宾接电后,迅速组织所内人员行动起来。
在这座山坳里一口气憋了六年,终于盼到了重返京都的一天,所内男女老少闻此消息皆精神振奋,情绪昂然,大有杜工部当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心情:“塞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众人于泪眼婆娑中收拾行李,打点包装,盘算着回到南京将怎样开始新的生活。
早在此前的几个月,史语所同仁就决定在这块哺育过自己的热土上,留下一个标志性纪念物。在董作宾具体策划指挥下,几十名当地土著和史语所几位年轻的研究人员,将一块大石碑从山下运来,于板栗坳牌坊头最醒目的地方立起——这便是史语所在李庄这块庇护了“下江人”六年的文化圣地所留下的一件最为重要的历史见证。
纪念碑碑额为董作宾用甲骨文书丹“山高水长”四个大字,其意乃借用宋朝大文学家范仲淹名句。当年范在他那著名的《严先生祠堂记》结尾处,以饱满的激情与至诚颂扬他的老师:“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而如今,对滋养庇护了自己近六年的山川大地与乡邻百姓,史语所的学者们同样以这一动人的词句来表达内心的感念之情。碑额下是“留别李庄栗峰碑铭”几个大字,铭文由史语所才子陈槃撰,劳榦书。文曰:
李庄栗峰张氏者,南溪望族。其八世祖焕玉先生,以前清乾隆年间,自乡之宋嘴移居于此。起家耕读,致资称巨富,哲嗣能继,堂构辉光。
本所因国难播越,由首都而长沙、而桂林、而昆明,辗转入川,适兹乐土,迩来五年矣。海字沉沦,生民荼毒。同仁等犹幸而有托,不废研求。虽曰国家厚恩,然而使宾至如归,从容安居,以从事于游心广意,斯仁里主人暨诸政当道,地方明达,其为藉助,有不可忘者。
今值国土重光,东返在迩。言念别离,永怀缱绻。用是询谋,成同醵金伐石,盖弇山有记,岘首留题,玉迹嘉言,昔闻好事。兹虽流寓胜缘,亦学府一时故实。不为刻传以宣昭雅谊,则后贤其何述?铭曰:
江山毓灵,人文舒粹。旧家高门,芳风光地。沧海惊涛,九州岛蔚灼。怀我好音,爰来爰托。朝堂振滞,灯火钩沉。安居求志,五年至今。皇皇中兴,泱泱雄武。郁郁名京,峨峨学府。我东曰归,我情依迟。英辞未拟,惜此离思。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五月一日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同仁傅斯年、李方桂、李济、凌纯声、董作宾、粱思永、岑仲勉、丁声树、郭宝钧、梁思成、陈槃、劳榦、芮逸夫、石璋如、全汉升、张政烺、董同龢、高去寻、夏鼐、傅乐焕、王崇武、杨时逢、李光涛、周法高、逯钦立、王叔岷、杨志玖、李孝定、何兹全、马学良、严耕望、黄彰健、石钟、张秉权、赵文涛、潘悫、王文林、胡占魁、李连春、萧伦徽、那廉君、李光宇、汪和宗、王志维、王宝先、魏善臣、徐德言、王守京、刘渊临、李临轩、于锦秀、罗筱蕖、李绪先同建。
有人说史语所于1940年10月迁来李庄,离开的时间是1946年10月,其间正好6年。因此,碑文中所言“五年”,实应为“六年”之误。其实若细考究起来,无误,此碑刻于1946年5月,书写碑文当更早些,这个时候离史语所同仁迁来的时间为五年半左右,或者还不到,因而刻写“五年”亦可说得过去。当然,若刻“迩来五年多矣”,就更准确了。此为小事一桩,顺便提及而已。
另一点需要提及的是,碑文落款名单中,有的人当时并不在李庄而在其他机构服务,如李方桂正在成都燕京大学任教,凌纯声调任教育部边疆教育司司长等。此碑镌刻之时,董作宾曾专门去函询问李方桂何去何从,是否有与史语所同仁一起复员回京的打算。1946年5月24日,李方桂回函董作宾说:“家母已八十,非飞机无法返平,而弟又必须陪走,故恐不能与所内同仁同行。经与萨总干事商议,已蒙允许,嘱弟函告吾兄,补一申请先行返都手续。”
就在李方桂准备陪母返北平的时候,在美国由耶鲁大学转入哈佛任教的赵元任曾动了携家回国,继续到史语所当他的语言组主任的念头。赵向学校当局递交辞职书时,校方不允,赵只好推荐李方桂接替他在哈佛的职位,以换取回国的机会。身在成都燕京大学任教,但仍兼史语所语言组代主任的李方桂,接到赵的信函,当即决定携家赴美。对于这个颇为匆忙的决定,李氏后来在他的访问录中透露:“(我)必须去哈佛的真正原因是为了领薪水,因为我没有钱了。”说这话时,李方桂显得相当轻松、干脆和直白,似乎再也没有其他的理由,去美国就是为了一个“钱”字。
1946年夏,李方桂托人把老母送往北平,自己携家眷离开成都,转赴上海搭乘一架美国海军的军用飞机直飞檀香山,未久来到哈佛大学欲替换赵元任,但赵元任却由于其他原因未能成行。后来又因哈佛在人事安排方面发生变故,赵、李二人分别转入伯克莱大学和华盛顿大学任教。李方桂此次美国之行,成为西去的黄鹤,一去不返,自此与史语所同仁隔海相望,莫之奈何,赵元任也暂时打消了回国的念头。当复员回京的中央大学学潮迭起,原校长辞职,国民政府欲请赵元任回国接替校长一职,赵在给朱家骅的回电中谢绝未就。当内战爆发,国共翻盘,江山易主之际,经中共统战人员秘密做的“政治思想工作”,赵、李二人再度动过回大陆的念头,但学校当局不愿放人,二人亦未再固执己见。自此,“赵元任的回国梦在伯克莱结束,而我的梦在西雅图化为泡影。事情的结局总是这样。”李方桂后来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