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_第03计 以心换心——以己之诚换取他人之心 活学活用

陈艳军
社会心理
总共109章(已完结

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 精彩片段:

第03计 以心换心——以己之诚换取他人之心

活学活用

●员工是有需求的

需求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求结构的一种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首创。他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求层次论。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三个基本假设:首先,人要生存,他的需求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求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求不能充当激励工具;其次,人的需求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到复杂的;最后,当人的某一级的需求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更高一级的需求,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马斯洛把需求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生理需求,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求,如吃、喝、住。

第二层次是安全需求,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和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等。

第三层次是社交需求,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第四层次是尊重需求,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

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需求,是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认为,需求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等。

几乎所有介绍马斯洛的书籍都这样介绍他的需求层次论,但是,这实际上存在一定的不完整性。马斯洛本人的著作中对需求层次论做了更多的探讨。除了广为人知的以上五种需求外,马斯洛还详细说明了认知和理解的欲望以及审美需求在人身上的客观存在,但是他也说明,这些需求不能放在基本需求层次之中。

领导者需要了解需求层次学说,以便更好地领导员工。

●将心比心,想员工之所想

“将心比心,想员工之所想”说的其实就是“同理心”。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也说过:“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生活中常常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将心比心”,说的都是同理心。也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要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作品简介: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当指领导者,劳力者就是指被管理者了。人大都想当领导,每天有那么多的团队崛起就是明证;领导不是想当就能当的,每天有那么多的团队倒下也是明证。

很多人都想管人,可并非人人都会管人。管人靠权威:熟练地运用权力,让手下心甘情愿地服从你,供你调遣,就可以成为一个好上司。管人靠攻心:成功的上司亲切、随和、善解人意。当下属将你看成自己人的时候,你的目的就达到了。一句话,征服了人心就征服了一切。

陈艳军编著的《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扣题在管理,具体落实到用人、管人这两件事上。用人、管人是一位成功的领导者不可或缺的能力。《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教你灵活运用三十六计,汇聚众人的智慧,做卓越的领导者!

作者:陈艳军

标签:陈艳军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社会学交际心理

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最热门章节:
1第36计 收买人心——用金钱感情来笼络人心 活学活用2第36计 收买人心——用金钱感情来笼络人心 精彩案例3第36计 收买人心——用金钱感情来笼络人心 妙计详解4第35计 依法行事——完善制度约束人的行为 活学活用5第35计 依法行事——完善制度约束人的行为 精彩案例6第35计 依法行事——完善制度约束人的行为 妙计详解7第34计 化解矛盾——领导者要善于处理纠纷 活学活用8第34计 化解矛盾——领导者要善于处理纠纷 精彩案例9第34计 化解矛盾——领导者要善于处理纠纷 妙计详解10第33计 慧眼识人——刚愎自用只会乱了大局 活学活用
更多『社会心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