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 精彩片段:
第05计 信守诺言——以守诺博取他人的信任
活学活用
●不能失信于自己的下属
大多数上司工作中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朝令夕改,言行不一,失信于下属。这样的上司,无论多么有能力,也无法管好他的下属。我们都知道“朝三暮四”的寓言,那是主人耍弄猴子的游戏。但是企业领导千万不能用这种办法得过且过,否则会失信于众,难以开展工作。人无信则不立,作为领导更是如此。信用是领导者有效领导的人格保证。
领导的信誉甚至比他的能力更重要——有能力但没有信誉的领导,下属不会服从;没有能力但是有信誉的领导,下属则会俯首听令。如果上司喜欢朝令夕改,或者不承认曾下达过的命令,会给下属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他们将不敢做出任何个人判断,事事征求上司的同意,甚至要其签名证实,效率自然会降低。
从心理学上分析,守信的重要性在于它关系到下属对领导者的期望。领导者一言既出,承诺了一件事,下属即对领导产生了期望。如果承诺不能兑现,下属便会厌恶,随之领导者也就失去了影响力。因此,美国著名领导学家亚当·斯密曾说过,关系到一个人未来前途的许诺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它将在多年中被一字一句地牢牢记住。因此,领导者绝不要应允任何自己不能兑现的事,并确实使所有的人都认识到,你是这样一个人:不放空炮,从不许诺任何不能兑现的事。
所以,作为一个领导,无论如何也不能失信于自己的下属。
●不许诺自己办不到的事
生活中,常有些人喜欢顺口答应别人事情,而事实上却无法做到,这就叫做“空头支票”。身为一个主管,尤其要避免这一点。有些刚上任的主管,由于过分相信自己的实力,很轻易地就会答应下属:“……过些时候我可以指导你。”然而却往往做不到。这样就很容易在下属心中留下一个“不守信用”的印象。因此,对于一个主管而言,空头支票绝不能开,一是因之而失去章法,二是因之而失信于人。
举个例子:有一家外贸公司地区市场负责人王先生,很想将分公司的销售问题解决,于是就向销售部门提出种种计划。当他每一次出差到总公司去时,就向销售科长如此地说:“我那边的产品A销售不佳,要求减少该产品的供应量”“目前我那边产品B销售量增加,应该尽快增加货源”“顾客普遍要求送货上门,我们是否考虑开办这项业务,方便顾客也能保持客源”……每一次他提出这些问题时,销售科长都会回答他说:“是这样啊。晓得了,我可以考虑一下”或“我可以和上司商量一下,以后再说好了”。就这样,总是无法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一个月两个月很快地过去了,而销售变动的只有申请中提到的那些事而已。
王先生遂想尽各种办法,通过厂长向总公司的常务董事提出报告。常务董事听后说:“原来是这样,我晓得了。我会好好安排,去让销售科长办妥此事。”王先生从常务董事处听到此消息后,非常高兴,以为销售问题即将解决,遂告诉员工和顾客问题很快会解决,只是时间的问题。又过了三个月,却毫无动静,到了第六个月,才有了小的销售变动,不过,只是些表面的工作而已。到此,下属和顾客对王先生的不信任感,愈加强烈了。
其实,王先生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而其下属和顾客仍不免在背后批评他。这主要是由于他急于解决问题,却又处理不当,才惹来这些非议。这个例子很具代表性。很多时候,当主管听到下属请求时,往往不考虑事情的复杂多变性,便一口答允,而不详细分析各种情况。
事后,由于情况变化,或本身判断错误,以致发生执行上的困难,而失信于下属。此时,惟一的解决之道即是——道歉,真诚的请求下属原谅。只有这样,下属才可能释怀。可惜,大半主管都不愿意认错,而是佯装不知道,因此下属不信任这样的主管是有理由的。事实上,凡是那些喜欢开空头支票的主管,结果无一例外是众叛亲离。
●信守自己的每一个诺言
领导者的生命是什么?是信守诺言!若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主管,就要始终抱持一诺千金的信条,对自己的每一句话负责到底,“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假如你想培养卓越的驾驭下属的能力,就必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些忠告应时时出现在心里:不要承诺尚在讨论中的公司决定和方案;不要承诺办不到的事;不要做出自己无力贯彻的决定;不要发布你不能执行的命令。希望说话一诺千金,首先必须诚实。因为诚实是高尚道德标准的一种体现,意味着人格的正直,胸怀的坦荡而且真挚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