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_第15计 不计前嫌——往事如浮云一笑泯恩仇 精彩案例

陈艳军
社会心理
总共109章(已完结

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 精彩片段:

第15计 不计前嫌——往事如浮云一笑泯恩仇

精彩案例

●用人者要有不计前嫌的高风亮节——晋文公尽释前嫌

晋文公大器晚成,62岁才做了晋国国君,后来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

晋文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派人杀了他的侄儿晋怀公,也就是晋惠公的儿子。晋怀公被杀,吓坏了晋怀公的随从吕省、郤芮。他们二人想:晋文公只是为了稳定军心、民心,才放过了他们,一旦地位巩固了还会杀了他们的。

于是他们找到履鞮,商议谋杀晋文公。履鞮说:“晋文公刚一做国君,晋国百姓的生活就安定了下来,可见晋文公深得人心。而且也没有杀你们二位,可见度量很大,我们为什么还要杀他呢?”

吕省说:“晋文公迟早会杀我们的,他连自己的侄儿都会杀,还会放过我们吗?我们三番五次追杀他,他忍辱而逃,在外漂泊整整19年,他会忘掉过去的恩怨吗?”

郤芮说:“杀了晋文公,我们还有一条出路,不杀晋文公我们只有死路一条。”

履鞮点头答应。

这一天夜里三更时分,宫门突然失火,火光冲天,而又有风,火势越来越猛。宫内乱作一团。这火正是郤芮所放,吕省、郤芮各带一班人马在东西门口把守,准备杀晋文公。而晋文公这时早已安全地从南门口出来了,南门是履鞮把守的。原来履鞮早已告诉了晋文公。

履鞮本是一位重臣,他两次追杀晋文公,都是受晋献公和晋惠公之命。而这一次,他想:晋文公已是国君了,我若再杀晋文公,岂不是杀君吗?天下之人岂不笑我不忠吗?于是履鞮没有听吕省、郤芮的话,而将二人的密谋告诉了晋文公。

晋文公将计就计,命宫中的人从南门走。吕省、郤芮觉得很奇怪,原因是没有一个人从东门、西门跑出来,更不用说晋文公。正当二人还在指挥时,晋军大将上前将二人擒住,押到了晋文公面前。晋文公大怒:“我放了你们,不怪罪你们,你们却还想杀死本王,推出去,斩首!”

履鞮这次救驾有功,而且对君王一心不二,得到了晋文公的重用。有人劝阻晋文公:“主公不要相信履鞮,他两次暗杀你,一次还斩断了你的一节袍袖,害得你四处奔走,您难道忘了吗?”

晋文公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相信他。”

当年晋文公逃跑时,管理财务的头领卷走钱财,害得晋文公差点饿死在路上。他一听说晋文公做了国君,心想:晋文公要怪罪下来,早晚难逃一死,我不如去请罪,晋文公豁达,或许还能饶我一死。于是那个头领前来向晋文公请罪。这可气坏了魏武子,他气呼呼地说:“主公你若不杀了这个可耻的头领,我就告老还乡。”晋文公说道:“这是为何,头领一时贪财,我们就原谅他一次吧!”

作品简介: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当指领导者,劳力者就是指被管理者了。人大都想当领导,每天有那么多的团队崛起就是明证;领导不是想当就能当的,每天有那么多的团队倒下也是明证。

很多人都想管人,可并非人人都会管人。管人靠权威:熟练地运用权力,让手下心甘情愿地服从你,供你调遣,就可以成为一个好上司。管人靠攻心:成功的上司亲切、随和、善解人意。当下属将你看成自己人的时候,你的目的就达到了。一句话,征服了人心就征服了一切。

陈艳军编著的《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扣题在管理,具体落实到用人、管人这两件事上。用人、管人是一位成功的领导者不可或缺的能力。《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教你灵活运用三十六计,汇聚众人的智慧,做卓越的领导者!

作者:陈艳军

标签:陈艳军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社会学交际心理

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最热门章节:
1第36计 收买人心——用金钱感情来笼络人心 活学活用2第36计 收买人心——用金钱感情来笼络人心 精彩案例3第36计 收买人心——用金钱感情来笼络人心 妙计详解4第35计 依法行事——完善制度约束人的行为 活学活用5第35计 依法行事——完善制度约束人的行为 精彩案例6第35计 依法行事——完善制度约束人的行为 妙计详解7第34计 化解矛盾——领导者要善于处理纠纷 活学活用8第34计 化解矛盾——领导者要善于处理纠纷 精彩案例9第34计 化解矛盾——领导者要善于处理纠纷 妙计详解10第33计 慧眼识人——刚愎自用只会乱了大局 活学活用
更多『社会心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