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心理学的故事_第十五章 动机及情绪心理学家 -1

墨顿·亨特
社会心理
总共33章(已完结

心理学的故事 精彩片段:

第十五章 动机及情绪心理学家 -1

基本问题

假若在一个春天的日子里站在长岛海湾某个静悄悄的河岸上,你可能有幸看到一只雌性麝香鼠在拼命游动,当一只雄性麝香鼠紧跟在后面狂乱地拨拉着追赶雌性的时候,雌性会大声尖叫。(无一例外,“他”捉住了“她”,或者是“她”无一例外地让“他”捉住。)如果你在春天荒芜的长岛海滩上,可能会看见一只雄海鸥狂乱地驱赶着一只雌海鸥,因为这只雌海鸥在不断地贴近,以期从它正在独自享用的蟹肉上分一勺羹,可是,一星期后,你会看到它允许雌性叼走一块肉,再过一星期后,你会看到它正在把一大块肉往雌性嘴里喂。(再过一两天后,“他”会骑在“她”身上,而“她”也默不出声地答应了。)

在人们可以分辩的范围内,这些动物从没有问自己,为什么另外一方会这么做,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些举动。只有人类才会问:“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也许是我们给自己提出的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心理学最为基本的问题。

原始人类有一系列的答案:人类的行为是由神灵、魔力掌握的,是吃了某种动物的某个部分后决定的等等。半原始的荷马时代的希腊人只是稍稍复杂一点而已,他们认为,神灵把思想和冲动直接放在了人的思想内。可是,公元前6世纪和5世纪的希腊哲学家们的思想产生了一次巨大的历史飞跃:他们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内部力量所致-肉体的感觉和想法。

然而,他们认为这两种内部力量是互相矛盾的。比如柏拉图,他认为我们都受到肉欲的控制,除非理智为我们显示一个更好的办法,意志会在这两种力量之间维持平衡。情欲——我们受其驱使的欲望和情绪都是邪恶的,而理智是有益的,这个想法在日后几个世纪的时间内,会主宰西方思想当中有关行为的概念。它会影响一些完全不同的思想家,比如基督教的大弟子保罗,还有最伟大的理性主义者斯宾诺莎。下面就是保罗哀叹肉欲魔力的一段话:

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做。

若我去做所不愿意做的,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做的。

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

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神的律:

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

——罗马书7:19-23

这里还有斯宾诺莎在17个世纪以后对“人类枷锁”的分析(他的《伦理学》的第四部分):

我把人类无法主宰或者控制情欲的缺撼叫做枷锁,因为一个处在肉欲控制下的人不是他自己的主人,反而为运气所控制,他处在运气的魔力之下,经常被迫去寻求那最差的,尽管他知道在他面前有更好的选择。

尽管保罗和斯宾诺莎提倡用不同的办法来控制情绪——保罗是通过对上帝荣耀的信仰而获取拯救,斯宾诺莎通过理智和知识——但是,两者都认为情欲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是引起人类产生坏行为的原因。

作品简介:

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幽渺的思维世界的面纱。

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是要类希望了解的。作者所著的《心理学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们都是思想领域中的探索者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尔、皮亚杰、斯金纳……

他们在的孤独的修行者、耽于声色犬马者、狂热的神秘主义以及理智的唯实论者,他们认为人类可以检视、理解,这一点最终指导或控制了他们的思想进程、情绪和行为结果,使他们成了另一类人——心理分析者。

本书不是注重人物的个人经历,而是通过描述使者能迅速理解心理研究的手法和正确的理论以及作为心理学主要的构成部分的心理治疗的方法和功效。

在这个心理学日益被广泛关注的时代,《心理学的故事》作为一部及时的、重要的、引人入胜的心理学著作,力图准确地解释人们心中的疑问——人类行为的真正起因到底是什么?

作者:墨顿·亨特

翻译:李斯

标签:心理学心理心理学史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入门psychology科普

心理学的故事》最热门章节:
1第十九章 今日心理学2第十八章 心理学的利用及误用 -23第十八章 心理学的利用及误用 -14第十七章 心理治疗师 -25第十七章 心理治疗师 -16第十六章 认知心理学家 -27第十六章 认知心理学家 -18第十五章 动机及情绪心理学家 -29第十五章 动机及情绪心理学家 -110第十四章 知觉心理学家 -2
更多『社会心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