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心理学的故事_第十四章 知觉心理学家 -2

墨顿·亨特
社会心理
总共33章(已完结

心理学的故事 精彩片段:

第十四章 知觉心理学家 -2

观察深度

在自然中,不像在实验室里,所有的外形或者移动都不可能脱离三维性质而存在。为了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外形及移动知觉,理解深度知觉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家一向认为这是有关知觉的中心问题。他们有关深度知觉的所有文献来源将塞满一本书的空间。

基本的问题一向是既明显又简单:当我们的信息来源,即视网膜上的图象基本上是两维的时候,我们是如何看到三维世界的?我们看到的为什么不是一个平面的世界,比如在一张彩照里,每个物体的距离和三维特质只能通过其大小、视点、阴影和其它提示来暗示呢?

事实上,这些提示就是一组理论所提供的答案。这些理论的形式各种各样,可是,它们都认为深度知觉不是自动和天生的。有些理论说,它是一些经验带来的结果,它使我们将深度与提示联系起来;另外一些理论认为,这是学习得来的心理过程,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过程从提示当中推出深度来。

说深度知觉是我们将提示与深度经验联系起来的产物,这种观点在洛克和贝克莱的时候就开始了。从他们那个时代到目前,联想-行为主义传统中的心理学家们一直都认为,我们都在有意无意地把视网膜二维图象的提示与物体离开我们有多远的经验联系起来,这样就产生了一些提示。

另有一种观点是,我们能够感知深度是一种对所看到的事物进行逻辑推理的结果。它首先是由J·S·密尔于1843年提出来的,他提到知觉的时候说,我们观察到的东西有十分之一是观察,十分之九是推理。在这个世纪的后期,亥姆霍兹更详细地提出,我们是根据视网膜上的二维图象无意识地推测出三维的现实。从那时起到现在,一系列认知方向上的心理学家都认为,知觉,包括深度知觉,部分地,或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高级心理功能的产品——“有点像思想的过程”欧文·罗克这样说——在这些过程当中,从提示中进行推理只是其中一个。

不管人们喜欢哪一种说法,对深度的提示在日常生活中是极为熟悉的,而它们在知觉中的作用已经通过好几百种实验所显示。这里是一些主要的线索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验:

——明显的大小:一个物体越远,它看上去就越小,可是,如果我们已经知道它有多大——比如一个人——我们会从它显示的大小上推断距离,哪怕它是在一个毫无特点的平面上,我们得不到任何提示也是如此。在1951年进行的一项实验中,一位研究者制作了一些扑克牌,从正常牌大小的一半到一倍不等,然后在实验室条件下请受试者看这些牌,因此没有任何有关距离的提示。受试者认为一倍大的扑克牌在离他们近些的地方,而只有一半大小的牌离他们远些。所有的牌实际上是在同样一个距离内。

——介入:当一个物体被另一物体部分地挡住时,我们会意识到,被挡住的物体会比挡住东西的物体远些。我们远看城市风景时,会很容易地感觉到一个遥远的高层建筑的距离,因为较低层的一些建筑挡住了高层建筑下面的楼层;另一方面,在海上,一个浮动物体的距离是很难判断的。

——视点:从观看者这面向外走的平行线,比如铁轨或者墙壁边角、地板和走道,是会与距离聚合起来的。我们受到这样一些提示的影响有多大,可以从下面这个图案中看出来。

视点坡度就是不可能把这些圆柱看作一样大,尽管它们实际是一样大的。——物体表面的质地——有草的一片地方,一条水泥人行道-是不变的,可是,质地越来越细的纹路在远处看来就是一条重要的线索,可以看出任何东西在表面上的距离。

——远处的建筑物或者山岗看上去很平淡,比近处的物体要模糊一些,这是因为中间隔着大量的气层。

——视差:在我们移动时物体与彼此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它是一个重要的深度信息,特别是对近处的物体相对于远处的物体观察时。

——聚合与适应:当我们看一些离我们很近的物体时,眼睛会向内产生一个角度,每个晶状体旁边的肌肉都未能使它集中注意力。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眼睛是平行的,晶状体会处于放松的状态。共生的内脏感觉是一些重要的线索,可以告诉我们10英尺及以内的物体的距离。

作品简介:

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幽渺的思维世界的面纱。

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是要类希望了解的。作者所著的《心理学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们都是思想领域中的探索者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尔、皮亚杰、斯金纳……

他们在的孤独的修行者、耽于声色犬马者、狂热的神秘主义以及理智的唯实论者,他们认为人类可以检视、理解,这一点最终指导或控制了他们的思想进程、情绪和行为结果,使他们成了另一类人——心理分析者。

本书不是注重人物的个人经历,而是通过描述使者能迅速理解心理研究的手法和正确的理论以及作为心理学主要的构成部分的心理治疗的方法和功效。

在这个心理学日益被广泛关注的时代,《心理学的故事》作为一部及时的、重要的、引人入胜的心理学著作,力图准确地解释人们心中的疑问——人类行为的真正起因到底是什么?

作者:墨顿·亨特

翻译:李斯

标签:心理学心理心理学史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入门psychology科普

心理学的故事》最热门章节:
1第十九章 今日心理学2第十八章 心理学的利用及误用 -23第十八章 心理学的利用及误用 -14第十七章 心理治疗师 -25第十七章 心理治疗师 -16第十六章 认知心理学家 -27第十六章 认知心理学家 -18第十五章 动机及情绪心理学家 -29第十五章 动机及情绪心理学家 -110第十四章 知觉心理学家 -2
更多『社会心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