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马明方_第四篇 深切怀念马明方 良师、亲人、坚强战士

强晓初
传记回忆
总共54章(已完结

马明方 精彩片段:

第四篇 深切怀念马明方

良师、亲人、坚强战士

——怀念马明方同志

惠世恩

马明方同志受林彪、“四人帮”的迫害,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五个年头了。五年来,每当回忆起他心脏停止跳动前反复说过的几句话:“我没有问题,我没有做过任何有损于党的利益的事,万一我死了,你们要设法转告毛主席,我马明方是好人,不是叛徒。”我总是犹如万箭穿心,不由肝肠寸裂,潸然泪下。

我曾经是马明方同志的警卫员,在他身边工作了整整七个年头。明方同志对我,无疑是一位良师,革命的指路人。我从明方同志身上学到了不少优秀品质。他的这些优秀品质,我将永远不忘。我还要教育下一代,永远记住马明方同志,记住我们党的这样一位忠诚战士,完成他未能完成的事业,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奋斗终生。

(一)

马明方同志是一位十分和蔼可亲的人。在他身边工作,不仅不感到拘束,而且还能学习很多东西。

我是1947年给明方同志当警卫员的,以前是个放羊娃,不识字。我的文化知识,是马明方同志手把手教会的。当他知道我不识字后,就决定抽出工作之外的空余时间,每天都教我识字。这样,他就当上了我的老师。作为老师,马明方同志对我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他规定要我每天都学会五个字,不但要会念,还要会写。他还给我订了一条制度,每星期六下午进行一次文化考试。考试成绩不好,那可是要挨批评的。记得有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明方同志让我背写生字。他手里拿着一张纸,纸上写着42个生字,站在我的身边,一边念,一边要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来。当我写下35个字,再也写不下去了的时候,他显得很不高兴,严肃地说:“42个字就有7个字写不出来,下去还得好好练,好好记,不能光贪玩呀!认真复习复习,下星期六再考。”考试的日子又到了,经过一个星期的刻苦学习,这一次我考得很好,全部生字都写对了。看到我的这一微小的进步,明方同志很高兴。他风趣地说:“就这样学。再过几年,你的文化程度会越来越高,成了大学生,比我的文化都高了。”我低着头光是笑,嘴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心里却在想,这还不是马老师严格要求的结果吗!考试完毕后,明方同志特意从桌子里拿出一支金星笔奖给我。从此,我便拿着这支水笔写呀写,学习的劲头更大了。

为了让我更快地掌握文化知识,有一段时间,明方同志每天都坚持抽出两个小时,看着我认字、写字。如果发现我笔划下的不对,就干脆捉住我的手让我练习。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写“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时,那个“岁”字没有写对,明方同志便把我手里的笔拿过去,在一张纸上写了一个很大的“岁”字,让我照着写。以后,这个“岁”字我就牢牢记住了。在明方同志的耐心教育下,我初步认识了一些字,不再是一个完全的文盲了。

除了文化老师外,马明方同志还是我的军事老师。记得有一次,组织上配给了我一支新枪。我对这支枪爱不释手,经常把它拿在手里拨弄。但是,那时候,我却只会用,不会擦。一天上午,我一个人在房中把枪拆开,打算擦一下。可是拆开后,却怎么也安装不起来了。整整捣腾了半天,又怕又累,累得我头上脸上都是汗,结果仍然是没有安好。开饭的时间过了,马明方同志推开门走了进来。看到我两手油,一脸汗,他一句也没有批评,而是坐在一边的方凳子上,亲自动手安装起来。他一边安装,一边耐心地给我讲这种枪的构造,讲枪上的每一个零部件。不大一会功夫,便全部装好了。装好后,他问我学会了吗?直到我肯定地点了点头后,他才满意地笑了。这时候,我才记起还没有给他打饭,便歉疚地问:“你还没吃饭吧?”明方同志呵呵地笑着说:“你不也是一样吗!现在吃也不迟。你先洗个脸,再到食堂打两份饭,咱们一起吃。”我和马明方同志一起吃着饭,吃饭过程中,他还给我讲了许多爱护武器的道理。他从井冈山讲到二万五千里长征,从长征又讲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再告诉我,过去,共产党没有枪,只得用大刀、长矛和红缨枪,有时,还得别个吓敌人的假枪——笤帚疙塔。现在的枪是同志们拿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虽然多了一些,但是还不够用。一定要注意爱护每一粒子弹啊!明方同志的这一番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每一次记起这些话,总是自我告诫说,要警惕,一定要爱护每一粒子弹。

(二)

马明方同志不但是我的老师,也是我平生难忘的一位亲人。他对我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作为警卫员,本来应该是我处处在生活上照顾他,可是有些时候,倒是他对我的照顾更多些。

有一件事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大概是1948年吧,我跟随马明方同志离开延安,途经清涧、绥德,到山西省的兴县一带开展工作。一路上,他起早贪黑地奔波,夜以继日地搞调查研究,经常是熬到夜很深时才休息。但是,这样忙碌,这样辛苦,他不顾自己,而是一再嘱咐我要休息好。在兴县蔡家崖的一个夜晚,明方同志因为要准备第二天的工作报告,整整一个通宵没合眼。开始,我等着他工作完毕,还能支持。后来困劲上来了,眼皮打架,不知在什么时候,我居然睡着了。待到我醒来一看,天早已大亮,可明方同志还是坐在桌子前写材料。这时候,正好贺龙同志(当时是晋绥军区司令员)起床后散罢步已经回来了,看到明方同志还在工作,桌上的灯也忘记吹掉,便关心地问他:“你一夜都没睡觉吧?”明方同志诚恳地说:“时间紧呀,我把会议材料草草整理了一下。”两位领导谈话时我还在被窝里躺着。这时,我再也躺不住了,便一骨碌爬起床,掀开了身上盖的马明方同志的被子,揉了揉惺松的眼睛。贺龙同志注意到我的这些动作,便开玩笑地说:“好啊,老马给小马(我姓惠,他故意这样称)当了一夜警卫员了!”贺龙同志风趣的语言,逗得我只是个笑,盯着马明方同志,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但是,只有我才最清楚,像这样的夜晚(明方同志工作,我安然睡觉)是很多的。马明方同志常常反过来当了我的“警卫员”。

1949年我跟马明方同志在山西临汾工委工作时,曾受过一次轻伤。那是被敌人的飞机炸伤的。当时,明方同志发现了我耳后流血,便用一块粗白布手帕给我揩去了血迹。他关心地问我:“痛吗?”我觉得没什么,便回答他:“不痛,擦破了一点皮。”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但是后来,不知怎么搞的,我总是感到头疼,有时疼得简直难忍。明方同志对我的伤痛比我自己还焦急。北京解放后,他立即亲自送我到协和医院(即现在的北京医院)去检查。经过检查,医生说我耳后有一块小小的弹皮留在皮肤里,需要动手术取出来。我当时不同意动手术,担心动了手术没人照顾马明方同志。但是明方同志却坚持要给我动手术。手术是在一个星期五作的,手术前进行了全身麻醉,所以经过的情形怎样我一点都不知道。清醒过来后,睁开眼睛一看,我已睡在病房里。而马明方同志就坐在我的身边。他一只手里端着小白碗,一只手里拿了把勺子,正在静静地注视着我。看到我清醒了,他赶紧把碗和勺子凑到我的唇边来,一边还轻轻地说:“喝一点葡萄糖水吧,马上就好了,不用怕!”望着马明方同志那亲切慈祥的脸,我不由地流出了眼泪。

作品简介:

马明方(1905-1974),1905年生,陕西米脂人。1925年在绥德师范学校读书时参加中国共产党,后被派到西安国民军史可轩部做兵运工作。1927年回到陕北,先后在绥德、横山、米脂等县任中共区委书记、县委书记,在白色恐怖中深入农村恢复中共组织。1931年任中共陕北特委代理书记。1933年主持召开特委扩大会议,作出开展游击战争、创建农村根据地的决定,会后深入游击区,加强对武装斗争的领导。

1934年至1937年,马明方任中共陕北省委书记、省苏维埃政府主席,1938年去苏联学习。1941年回国途经新疆时,曾被国民党军阀盛世才拘禁,1943年4月2日被捕入狱。狱中参与领导绝食斗争。1945年获释出狱,回到延安。同年4月,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46年起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副书记兼中共晋南工委书记。1947年曾参加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杨家沟召开的十二月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明方历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等职。1954年秋至1960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财贸部部长。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1960年冬起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三书记。他是第一、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文化大革命”中,马明方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迫害,于1974年8月12日逝世。1979年12月中共中央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作者简介:强晓初(1918.03-2007.10),男,1918年3月生,陕西子长人。1934年秋参加革命。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夏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中共吉林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纪委书记。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八大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党的十三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作者:强晓初

标签:强晓初马明方人物传记

马明方》最热门章节:
1附录 二、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组织部、总政治部关于为“新疆马明方案”平反的报告2附录 一、马明方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3第四篇 深切怀念马明方 怀念爸爸4第四篇 深切怀念马明方 怀念父亲马明方5第四篇 深切怀念马明方 永难忘却的怀念6第四篇 深切怀念马明方 明方和爱女小芳7第四篇 深切怀念马明方 马明方抚伤哭先烈8第四篇 深切怀念马明方 黄龙山上的七天七夜9第四篇 深切怀念马明方 良师、亲人、坚强战士10第四篇 深切怀念马明方 对党无限忠诚 对工作极端负责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