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李赤然将军回忆录_三、谢子长叫我当红军,刘志丹指挥我打胜仗(1934-1935) 英明、卓越的刘志丹

李赤然
传记回忆
总共102章(已完结

李赤然将军回忆录 精彩片段:

三、谢子长叫我当红军,刘志丹指挥我打胜仗(1934-1935)

英明、卓越的刘志丹

陕北红军继1934年9月成立了红一团、红三团之后,于1934年11月初又组建了红二团,1935年1月30日,陕北特委在安定县白庙岔举行典礼,宣布将各团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八十四师。陕北终于有了一个师的主力红军。

面对严峻而残酷的斗争形势,刘志丹根据1935年2月5日周家硷陕甘边和陕北特委联席会议的精神,提出了我军的作战方针和战略步骤。

第一、建立健全党、政、军、民领导机关,统一作战部署;积极动员全苏区的一切力量,为粉碎敌人第二次“围剿”作出新贡献。志丹在赤源县(即安定县西区,“赤源县”为苏维埃政府所确定,后取消)的冯家梢墕村宣布了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军事委员会的组织和办公机关人选,并强调统一指挥和统一行动的重要性。

第二、八十四师的指挥机关也宣布成立,组建了司令部、政治部、经济处。成立前敌总指挥部,刘志丹为总指挥,高岗为政委,白鉴为政治部主任,范子文为秘书长,统一指挥红二十六军(该军于5月1日与红二十七军会师)、红二十七军和苏区内外各游击队。决定八十四师司令部为前敌总参谋部,直辖一、二、三团。同时命令红二十六军步兵三团和抗日义勇军到白庙岔会师,组成主力兵团,隐蔽集结在秀延县(即安定县北区,为苏维埃政府所确定,后取消)境内的玉家湾、贺家湾、路家寺、黄家川、魏家岔一带,养精蓄锐,以逸待劳,准备歼灭突出之敌。

第三、成立陕甘边军分会和成立陕北军分会,统一指挥游击队,以便打到敌人后方去牵制敌人。

陕甘边军分会主席刘景范将统一指挥南梁、照金两地区游击队和红二十六军第一、二团,并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消灭、牵制敌人,以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壮大自己力量。同时要求各根据地做好坚壁清野工作,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

红二十六军骑兵团由杨森率领,穿插到宜川、韩城、合阳一带开展游击战,破坏敌人仓库和兵站,奔袭中、小城镇,歼灭小股敌人,并发动群众建立秘密的革命据点。

陕北军分会由马义(白炳新)负责,以绥德和清涧革命根据地为中心,统一指挥清、绥、佳、吴游击队,编成第一至第七纵队,相机插入到敌人布防的空隙和敌后广大地区去。

第四、总结南沟岔及高杰村附近阎王砭等歼灭战的经验,分析敌人部署在北线部队的优劣势。决定选择打击对象为敌八十四师高桂滋部。

高桂滋部武器精良,轻机枪、步枪都是捷克式的,但必须配备充足的弹药和笨重的装备,这导致其行动迟缓。其战术、技术训练虽较正规,但对工事、城墙等防御设施的依赖性强,不便于在群山纵横、道路崎岖的山区充分发挥火力优势。该部是敌第二次“围剿”中的主力,骄横残暴,早就不得民心。若孤军深入,将很快陷于我苏区军民包围之中。他们与当地群众语言不通,习惯不同,因此,他们要与安插在苏区的坐探、间谍联系有一定的困难。加之他们与地头蛇井岳秀八十六师有矛盾,恐难得到及时的增援。

而我军则没有包袱,行动神速,在敌人火力未展开前,可出其不意进行白刃战、速决战。还可以采取声东击西、围点打援的战法,先打敌无援的突出部,或者诱敌到预先设伏的地段消灭之。这股敌人又失于谨慎,容易暴露弱点,使我军有隙可乘。特别是我军处于只有决一死战,才能求生存的地位。“骄兵必败”,“哀兵易胜”,必须狠狠打击对我苏区威胁最大的这股敌军,以削弱敌人第二次“围剿”的有生力量。

第五、战场选择在敌东西、南北联系的必经要道,即瓦窑堡与相距45公里的清涧县之间。秀延河贯穿东西,顺川便是通行的大道。川道上多村庄,地势起伏不平。南北多山,多小溪,多山峁,多沟岔、多梢林。地形利于我军隐蔽设伏,进可攻,退可走。特别重要的是当地群众基础很好。除瓦窑堡、清涧县为敌孤立的据点之外,广大乡村都是苏区,保密条件好。

第六、为保证胜利,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了军事纪律,政治纪律,战勤动员条例,处决土豪劣绅的法令等一系列规定和章程。

作品简介:

李赤然,1914年生,陕西省安定(今子长)县人。原名李宗贵,曾用名李忠桂。在陕西绥德第四师范学校读书时,参加爱国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2年任小学校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2年7月任中共安定县区委书记。1933年6月被捕。1934年出狱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陕北红军第一团第一连指导员。1935年6月任陕北红二十七军第八十四师第一团连政治指导员,后任第二团政治委员。参加陕北苏区的创建和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红二十五军同西北红军会师后,1935年11月任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第二四一团政治委员。1936年2月至5月任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政治部主任、政治部党委书记。5月至12月任第八十一师政治委员。1936年11月重新恢复红二十七军,任军政治委员。率部参加陕甘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和劳山、直罗镇、东征和西征战役。1937年1月入红军大学第二期学习,毕业后任陕甘宁红军独立师政治委员。

全国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两延(延川、延长)河防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同年冬起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五团政治委员。人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4月至6月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0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关中军分区兼警备第一旅第三团政治委员。1946年5月起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一旅兼关中警备区政治部主任。1947年3月至9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陇东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同年9月至1948年6月任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1948年6月至1949年2月任西北野战军骑兵第六师政治委员。1949年2月至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第十二师政治委员、兰州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党委常委,同年春至1952年9月任第四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0年10月至1952年9月任党委副书记。1954年11月至1959年11月任防空部队高级防空学校政治委员,1955年1月至1959年11月任党委书记。1962年3月起任南京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党委常委,1962年6月至1965年8月任党委副书记。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中共七大正式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2006年12月24日在西安逝世,享年93岁。出版有《李赤然将军回忆录》。

作者:李赤然

标签:李赤然李赤然将军回忆录人物传记

李赤然将军回忆录》最热门章节:
1三、谢子长叫我当红军,刘志丹指挥我打胜仗(1934-1935) 围点打援定仙墕2三、谢子长叫我当红军,刘志丹指挥我打胜仗(1934-1935) 慕家塬战斗3三、谢子长叫我当红军,刘志丹指挥我打胜仗(1934-1935) 靖边攻坚战4三、谢子长叫我当红军,刘志丹指挥我打胜仗(1934-1935) 李家塌白刃战5三、谢子长叫我当红军,刘志丹指挥我打胜仗(1934-1935) 长途奔袭解放延长6三、谢子长叫我当红军,刘志丹指挥我打胜仗(1934-1935) 祝捷庆功7三、谢子长叫我当红军,刘志丹指挥我打胜仗(1934-1935) 如虎生翼的马家坪战斗8三、谢子长叫我当红军,刘志丹指挥我打胜仗(1934-1935) 自战告捷的杨家园子战斗9三、谢子长叫我当红军,刘志丹指挥我打胜仗(1934-1935) 英明、卓越的刘志丹10三、谢子长叫我当红军,刘志丹指挥我打胜仗(1934-1935) 国民党中央统帅部部署对陕北红军第二次“围剿”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