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地狱里的温柔_后 记

林和生
传记回忆
总共43章(已完结

地狱里的温柔 精彩片段:

后 记

写完本书第八章,我已下定决心,取消原计划的第九章,放弃了所谓"清理卡夫卡的遗产"。面对我所看到的卡夫卡,尤其面对他的最后时光,人不忍心再说什么。这位自称"最瘦的人",这位"穿衣服的人中唯一的裸体者",这位"饥饿艺术家",他能有什么遗产?即便确有什么正面或负面的遗产,谁又忍心去作理性十足、一本正经的清点?至少,在写完本书之后,我认定那是某种残酷之举。伴随卡夫卡走过由生到死那悲哀的旅程,我未能避免对他的残酷分析和揭露。

也许正因为如此,在抵达归宿之后,我强烈地渴望着隐忍的情怀。随着写作的展开,随着对卡夫卡命运越来越深的了解,我经历了对他由爱、到不爱、而最终仍爱的变化,尤其在最后一章,我为他掉下了悲哀的眼泪。遗产不是没有,相反十分丰厚。卡夫卡的不幸与牺牲不会没有意义。我们其实跟他一道生活在欲望、缺憾和希望的世纪,所不同的是,我们生活在世纪末。在我看来,南极上空巨大的臭氧洞,正是欲望和缺憾大暴露的绝妙隐喻;艾滋病则准确地象征着我们的"恐惧-渴望";而希望则在我们自己和新的世纪。在21世纪的门槛旁,骨瘦如柴而又赤身露体的卡夫卡让我们警醒。这警醒中格外有一份特殊的涵义,那就是如一位诗人所说:"所有生生世世的痛苦/都由我们承担。"而这涵义之中复又包含着一份珍贵的默契:以爱我所爱的勇气和尊严,尽可能祛除任何一种怨尤。既承受欲望也承受缺憾;既承受理智的梦魇,也承受理智的砥砺;既承受不由分说的天命,也承受悬而未决的希望和信念。如此,卡夫卡的一切遗产俱在无言之中。

本书引文尽可能直接译自英文资料。由于各种原因,仍有不少引文引自国内已经翻译出版的中文资料。对后一种引文,出于对全书规范性的考虑而对人名、书名、地名等作了统一处理。特此说明并谨致歉意。

最后,感谢所有以不同形式帮助或支持我写作和完成此书的朋友。尤其是,北京的唐燕女士义重如山,于数千里外,设法为我在遍布京城的各大图书馆查找、复制和寄赠重要资料,予我以精神与物质的支持,在此特表谢忱。

林和生

1996年8月10日于成都光华村

作品简介:

许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完卡夫卡的《变形记》,强烈地感受到主人公格里高尔以及小说作者对人类之爱的无限渴望。我认定作者是一位深怀温柔之心的人。后来,近十年前,我在《超越此岸的存在》一文中还专门谈到,虽然卡夫卡的世界是地狱一般黑暗,但人们从他那里感受到的,最终还是至深的人类之爱。后来我发现,在这个问题上,我与卡夫卡自己的看法十分一致。他在某处写道:没有人能唱得像那些处于地狱最深处的人那样纯洁。凡是我们以为是天使的歌唱,那是他们的歌唱。

卡夫卡,这位二十世纪上半叶无名的骑士爱情歌手,他的歌正是来自地狱的天使的歌,是骨子里温柔的歌。关于这个问题,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层面需要指出:其一,要把卡夫卡那令人不寒而栗的地狱之歌感受为温柔的天使之歌,显然需要一种特别的接受美学。关于这一层面,我不打算多作讨论,因为它太复杂;或者,毋宁说,它是一个美学问题,无法通过讨论来解决;我只是认定卡夫卡之歌是彻骨地温柔,并名而正之。

其二,当我们感受和领悟卡夫卡天使般的温柔之歌时,不要忘记了它来自地狱的最深处。关于这第二点请允许我略作表达。

就卡夫卡而言,地狱及其最深处的含义十分复杂。那或许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阴森可怖的地下室;或许是令他恐惧和颤栗的父亲(包括他几乎感觉不到任何温暖的家庭);或许是他(以及我们)身外这个充满欲望和缺憾的物质时代;或许是他自己那空虚得宛如子虚乌有、却又充足和复杂得随时可能爆炸的内心世界;……而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几者兼而有之。对于我来说,探讨卡夫卡之地狱及其最深处的含义十分重要,因为我认为,只有深知卡夫卡的地狱之叵测和黑暗,才有可能真正感受和领悟他那爱与生命之歌的温柔。

作者:林和生

标签:传记卡夫卡温柔精神分析中国作品变形记尖锐

地狱里的温柔》最热门章节:
1后 记2第六节 多拉与歌手之死3第五节 暮色中的城堡4第四节 饥饿艺术家5第三节 密伦娜6第二节 尤丽叶:第三次订婚7第一节 死亡与新生8第八章 向死而生9第五节 伤口10第三节 婚姻综合症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