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刘邦大传_第三章 功臣复刘

陈文德
传记回忆
总共62章(已完结

刘邦大传 精彩片段:

第三章 功臣复刘

丞相陈平等再拜表示:“现任皇帝刘弘并非孝惠帝亲生的儿子,所以无权奉宗庙。大王乃高皇帝之子,宜继任大统,愿大王立刻即天子之位。”

功臣派舵手陈平和周勃

在刘邦的谋臣幕僚中,陈平算是较晚加入的,虽然由于屡以奇计建立奇功,而颇得刘邦信任,但陈平和刘邦阵营中的诸大臣和将领们交情并不深。

不过,陈平的智谋和应变能力,却是大家所公认的,所以王陵为右丞相时,特别以陈平为左丞相辅佐之。周勃虽是刘邦沛县的班底,但为人木讷少言,不求表现,所以在重用程度上一直不若萧何和曹参,在亲密程度上也不如樊哙、夏侯婴。

但在萧何、曹参、樊哙先后去世,夏侯婴器识不足的情况下,周勃逐渐成为沛县子弟兵的实质领袖。

刘邦遗言以周勃出任大尉,掌握后刘邦时代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陈平是阳武户牗乡人氏,属魏国,年轻时家贫但陈平智慧极高,好读书,在其兄陈伯的刻意协助下,他一介平民成为知识分子,并以智谋闻名乡里。

他曾出任魏王咎之参谋,因意见不合,改投奔项羽,复因殷王事件,恐被诛杀,乃逃亡投奔刘邦。陈平聪明而重情义,但个性趋向开放、自由,私行较不检点,常成为同事的攻击目标。

不过陈平也的确经常能在紧要关头提出关键性的谋略,替刘邦解决了不少危机和疑难杂症。

特别是荥阳对峙时,刘邦便是运用陈平的计谋化解危机,使汉军逐渐取得优势。

平城之国,刘邦被匈奴军逼入死地,若非陈平智计,刘邦可能被俘或战死异乡。

《资治通鉴》中便特别记载,陈平跟随刘邦征伐,曾有六次以奇计解除刘邦急难,功劳甚伟。

在刘邦的参谋阵营中,张良智慧高,善于作正兵之规划,陈平奇计多,善于谋略应变。

但和张良胆大、富于冒险的精神不同,陈平软弱而较难坚持原则,在器重和独当一面的能力上均不若张良。

作品简介: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他的成功曾经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他登上九五之尊的意义也令后人讨论不已。二十世纪的史学大师汤恩比曾说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创建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本书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划邦迈向成功的关键,也可以反思他走下坡路的原因。作者从秦王朝的兴衰,一直写到吕后掌权的后刘邦时代,并用《道德经》的哲学观点深刻剖析刘邦政权由弱而强、由强转弱的变化,使得《刘邦大传》呈现出一种崭新而开阔的视野。

作者:陈文德

标签:刘邦历史汉朝楚汉争霸

刘邦大传》最热门章节:
1写在编后2篇后·实用观点 当暴风雨期来临的时候3第三章 功臣复刘4第二章 吕后专政5第一章 萧规曹随6附篇 后刘邦时代7篇后·实用观点 沟通技巧和集团意识8第三章 刘邦之死9第二章 杯弓蛇影10第一章 赵国风雨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