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骚动 精彩片段:
Ⅷ 结语
个人化
您可以手动控制谷歌新闻的众多元素。单击“个人化新闻”按钮,可找到位于谷歌新闻主页右上角的齿轮图标,找到定制版面的设定中心。运用这些设置,您可以通过按加号(+)或减号(-)滑动条,来按您设定的优先顺序调整新闻版块。
《谷歌新闻》
1.
曾几何时,我们对新闻的态度是来者不拒——三十版的报纸或半个小时的新闻简报全然不在话下,并且相信,负责提供新闻的人利用各种手段、多多少少地捕捉到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件。现在,技术的发展告诉我们:这种认知并不确切。我们意识到,新闻的供应几乎无穷无尽,每天产生的图片和文字都以百亿亿字节(exabyte)计,报纸和新闻简报只不过是赶稿的编辑们在信息沧海中随意打捞的一粟,其日复一日的工作不过就是猜测所谓的“普通读者”想要了解些什么。
无可避免地,他们猜测的也不总是正确。也许对西非某场战争或某项费解的债务偿还计划进行了太冗长的报道,也许高估了我们对某场豪华婚典或加勒比飓风的兴趣。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是在被强迫进食并未点单的菜肴。
但是情况就非此不可吗?未必。科技的发展向我们承诺,只需将自己的口味告诉电脑,就可在当天数据中自动筛选出为我们量身定制的新闻简报。新闻的供应不再由编辑时常错误的假定所主导。我们也将迎来个人主义的乌托邦:有多少种受众,就有多少个新闻频道。
2.
不过,放弃客观的编辑指引,也会产生令人担忧的可能性,因为这将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即:我们之中有多少人真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新闻?
作为成年人,要想在现代民主国家过上良好的生活,就必须习得各种知识,来帮助我们维系道德品行、自知之明和身心安全,并帮助我们有效地履行各项公共和私人义务。然而,其中有些知识可能乍看之下并不诱人。当规划摄取新闻的责任落在自己肩头,我们恐怕会回避那些对自我成长有重要意义的信息,而这显然也是一种风险。“个人化新闻”也许非但没能帮我们开发出丰富而饱满的个性,反而加重了我们的病态,沉淀了我们的平庸。
试想,要是个人化新闻发生在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玛丽皇后身上,她会恨不得二十四小时都紧盯时尚和娱乐板块。五千法国子民在雷恩挨饿的报道,很可能会被她扔在一边,而转去关注勃利公爵夫人的聚会上的宾客着装描述。这种轻重缓急的次序,只有到了1793年10月才会成为一个问题——这一年皇后被送上了断头台。
或者,设想有人想要竭力回避嫉妒情绪,而新的技术让他得以屏蔽所有关于成功人士的报道。没有了那些他称之为“愚蠢报道”的折磨,他也许会觉得解脱,但也可能错过一些虽感觉不舒服但却关键的线索,以助力自己的成长和未来发展。
另一种程度相当,但方式不同的狭隘是:还有一些人只想了解欠发达国家的悲剧。但问题在于,这种对饥饿和屠杀的独有关注并非出于真诚的人道主义关怀,而是被用作方便而高贵的借口,以开脱对身边那些虽不至缺衣少食,但也同样需要帮助的人们的漠不关心。
只有当受众对于自己的需要有高度成熟和全面的认知,个人化新闻较当今编辑制度的优越性才会得到体现。不过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在接近定制新闻的按钮之前,必须要对自己的灵魂了如指掌。只有完成了大量的自我反省后(也许还需要精神分析学家的帮助),才能做好准备,去设置个人新闻引擎上的刻度,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报道以挑战戒备心、扩大视野、激发适当的嫉妒。个人化新闻就像通向更多选择自由的关口,只会凸显明智选择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