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生命的品质_第十一辑 宋人弦歌 记梦

周国平
随笔杂谈
总共103章(已完结

生命的品质 精彩片段:

第十一辑 宋人弦歌

记梦

梦与人生有不解之缘。梦是苦难者的安慰,奋斗者的希望。昨是今非,昨日的欢乐已成梦。心高气傲,明日的灿烂尚是梦。但是,不必叹息人生如梦,因为梦也是人生的一种真实。

梦与艺术也有不解之缘。古往今来,诗人们常常借梦言情,以梦写境,使最悲惨的情境也呈现出了艺术的美。

李煜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历史经常发生误会。像李后主这样一个人,原是一位天生的诗人,心灵极单纯,情感极真挚,艺术天赋极高,对政治毫无兴趣,可是阴错阳差,偏偏在亡国前当上了皇帝,他的人生就注定是一出悲剧了。然而,他到底是一位天生的词人,无论在后唐的帝位上,还是做了大宋的臣虏,写的词都充满性灵,从不作帝王家语,而是作为一个最真实的人,诉说自己最真实的心情。他的人,他的作品,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一个“真”字。尤其入宋后的作品,真个是满纸血泪,字字催人泪下。

然而,我们看到,尽管情境凄楚,他的词却丝毫不让人感到局促压抑,反而是清新明朗,王国维形容为“神秀”,非常准确。他用素淡的白描写出了深沉的感情,语言本色,风格含蓄,情味隽永,如同一位天生丽质的素衣女郎。

真正的大诗人,他的心灵与宇宙的生命息息相通,所表达的决不限于一己的悲欢,而是能够由个人的身世体悟人生的普遍真相。“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面对自然景物的周而复始和时光的永恒流逝,我们人人都会怀念自己人生中那些一去不返的珍贵往事。“别时容易见时难。”何止沦陷的江山如此,我们都可能经历相似的悲痛和无奈,与自己珍爱的人或事一朝诀别。李煜的心既敏感又博大,这使得他的作品虽然情感缠绵,却有开阔的境界。

四十二岁生日那一天,在软禁的小楼里,李煜让歌女唱这首以“春花秋月何时了”开头的《虞美人》,宋太宗知道了,断定他对大宋怀有贰心,命令他服毒药自杀。在漫长的专制社会中,这是许多诗人的命运,他们的作品仅被从狭隘政治的角度理解,因此而遭到迫害乃至杀害。

杨万里 昭君怨·咏荷上雨

作品简介:

生命原本是单纯的,可是人却活得越来越复杂了。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作为生命在活,而是作为欲望、野心、身份、称谓在活,不是为了生命在活,而是为了财富、权力、地位、名声在活。

在一定意义上,人生觉悟就在于透过这些社会堆积物去发现你的自然的生命,又透过肉身生命去发现你的内在的生命,灵魂一旦敞亮,你的全部人生就有了明灯和方向。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让生命回归单纯,活出生命的品质。

作者:周国平

标签:周国平生命的品质杂文随笔哲学

生命的品质》最热门章节:
1第八辑 小杂感一束 春节,把心静下来2第八辑 小杂感一束 圆满的平安夜3第七辑 我们都是幸存者 不谈奥运4第七辑 我们都是幸存者 中国人的“比赛精神”——答友人问5第七辑 我们都是幸存者 爱国的平常心——答《父母》杂志6第七辑 我们都是幸存者 保存大地震的真实历史——在央视《铭记》研讨会上的发言7第七辑 我们都是幸存者 爱生命比爱国更根本8第七辑 我们都是幸存者 震灾中的札记9第七辑 我们都是幸存者 我们都是幸存者10第六辑 时代的反思 中国今天最需要的是信仰和法治——重新发表《中国人缺少什么》的作者附言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