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道·深山夏牧场 精彩片段:
真正的宴席
五月底,扎克拜妈妈从城里回来,带回了一大块熟肉。我们非常高兴,当时有好几个月都没吃过肉了(不过四月底在塔门尔图,爷爷家举办过一场分家拖依,倒是宰羊待客了。但家里只有妈妈参加了宴席,我们三个只啃了妈妈从宴席上带回的几块吃剩的骨头,那不能算是吃肉)!唯一的油水来自于厨房角落里快要见底的那一小桶雪白的羊油脂肪。于是我们三个还没等到晚饭,就快乐地将其分吃了。虽然又冷又硬,并且没有盐,但还是那么香美可口。
就在我们分吃那块肉后的十天之内,冬库儿附近的牧场上一连举办了三场拖依!于是饱餐了三顿手抓肉(实际上三顿吃全了的只有斯马胡力——不,四顿,男方家的婚礼他不但参加了白天的仪式,还参加了晚上的聚会——而我和卡西各参加了两场拖依只吃了两顿,妈妈只参加了男方家白天的宴席,只吃了一顿……)!还算尽兴。
然而,再往下,从六月到七月中旬擀毡之前,又是四十多天不知肉味。整天馋肉馋得心慌……
还在春牧场时,我就记得家里有两根神出鬼没的羊肋骨,它们不时地出现在毡房的各个角落。似乎从没人在意过它们,毕竟只是两根光骨头。却也没人想过要扔掉它,毕竟它们还算是骨头啊。
到了吾塞后,在阴雨绵绵的一天里,扎克拜妈妈突然吩咐我为大家准备手抓饭。我很犯愁,因为当时除了米饭和固体酱油,就再也没有其他任何材料了。于是我又想起了那两根肋骨。我翻遍了储放食物的角角落落,总算找到了,它们仍然还是两根,仍然还是那么细,仍然干巴巴的,上面仍然黏着两三根坚强的肉丝。
虽然已经放了两个多月,快干成了一块柴禾棒,但仔细闻闻,肉的气息朴素而扎实,绝对没变质。我原本打算剁成一截一截的用油煎了,再煮进饭里,算是添点肉香。奇怪的是,如此又窄又薄的细骨头,却极为坚硬,我挥起刀抡圆了剁下去,也只剁出一道白印。只好囫囵扔进米饭里煮。不由得暗暗佩服这只羊,不愧是牧放养成的,走了几千里路,吃天然草料,健壮优质。而在城里买的那些圈养牲畜的肉,别说肋骨了,就是猪脚都可以用刀轻易剁开……吃饭时,大家围着大盘子从四面进攻,吃着吃着就翻出了那两根骨头,顿时乐坏了!——当然,并不是为吃到它而髙兴,而是为认出了它而高兴。都说:李娟真不错!弄得像真正的抓饭一样!我得意地说:“和拖依上的一样!”
当然,真正的抓饭除了新鲜肥嫩的羊骨块外,还有胡萝卜条,有的还会加洋葱和葡萄干。而我家的抓饭,除了拼命放羊油外,顶多煮进去一小块切碎的土豆。不过,做出来后,也非常好吃。
有胡萝卜和羊排的抓饭是拖依上才会有的诸多美味之一,平时我们很难吃到。至于肉,就更别提了。
据说哈萨克牧人有句谚语是:财产的一半应属于客人。意为招待客人得尽心尽力。如果有客上门,即使主人不在家,客人也可以自由取用主人家的食物,使用主人家的炉灶(因此牧人的毡房是不上锁的)。为来客宰羊设宴,则是传统的礼性。
每年入冬之初,牧人会大量屠宰牲畜,在严酷的漫漫长冬和繁忙沉重的春季时光里,靠储存的肉食补充营养,宽慰单调的生活。而在冬天之外,除非有重大的劳动日或节日,平日里是不会轻易宰羊的。想吃羊肉,只好盼着客人上门了。
那么,无论作客还是待客,都是幸福的事情。尤其在节日和庆典上,大家欢聚一堂,互馈礼物,一边聊叙友谊一边享用美食。寂寂深山中,这样的聚会是牧人最大的享乐吧。
我若是独自去别人家做客的话,扎克拜妈妈就说:“一定要让他们宰羊!”
我会豪爽地答应道:“放心,我会带一条羊腿回家!”
结果主人家一旦真的提出要为我宰羊的时候,却又惶惶不安,逃也似的告辞。对我这个汉人来说,如此隆重的款待实在不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