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_第六章 崭新的开始 戚氏练兵法

关河五十州
历史小说
总共119章(已完结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 精彩片段:

第六章 崭新的开始

戚氏练兵法

戚老师跟别的老师不同,他不喜欢太聪明的学生,当然也不能太笨了,简单来说,就是你得服从命令听指挥,他说前,你就必须向前,他说后,你就必须向后,只准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

曾国藩还从书上看到,当年戚继光练就的军队开赴边关,曾在入城前遇到一次突如其来的大暴雨。在没有接到入城命令之前,所有官兵全都站在城外,而且笔挺地站了一天!

好,兵就得练成这种样子。

戚继光的实在作风一以贯之,最烦表演花架子,他说过:打仗,是杀人的勾当,不是供别人欣赏的。刀剑舞得天花乱坠,动作摆得光怪陆离,有什么用呢?不过是戏剧套路罢了。

照这种说法,连诸葛亮的八卦阵都得挨批,戚继光也的确不练这个。他讲究的是兵种配合,官兵分工十分明确。一般而言,在他的军队里,动作敏捷的士兵拿藤牌,性格稳重的士兵拿大毛竹制成的狼筅,这两种都是胆子不算大的,是防守兵。胆子大的归入进攻兵,其中有人持长枪,有人挥短刀。总之,谁属什么兵,拿什么武器,就专练哪种作战方式及其武器,哪怕只掌握一招半式,也务必把它发挥到极致。

这一点让曾国藩深受启发,他从此非常注重军队中冷热兵器的搭配比例,尽量使火炮、鸟枪和大刀长矛都能发挥各自的长处。

除了作战兵外,曾国藩还专门设立了一种被称作“长夫”的辎重兵,这一方面提高了部队的供应效率,另一方面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拉夫等扰民现象。

戚老师的课程,也有让曾国藩犯难的地方,不是看不懂,而是难操作。

既要马儿跑,就不能不让马儿去吃草。大家都是人生父母养的,没有回报,凭什么要别人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嗷嗷叫着跟着你去拼命?

以明朝为例,普通官军的薪俸很低,因此有理由不拼命,戚家军的薪俸很高,就没有理由不拼命。同理,清末的官军,无论绿营还是八旗,薪俸都很低,有的拖家带口的士兵实在维持不了生计,只能兼点小生意,有的甚至业余去打短工,从这个方面来说,你还真不能对他们要求太高。

曾国藩不是一个书呆子,他照着戚继光的办法,在湘军里实行了厚饷制度。湘军勇丁大多来自于青壮农民,没有家室之累,而他们拿到的饷银则是在家种田的三四倍,生活上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曾国藩犯难的地方在于,湘军作为团练武装,并非正规军,政府不提供军饷,只能由士绅捐募。捐募这玩意,就跟和尚化缘一样,有一搭没一搭,遇到一时化不到可怎么办?

曾国藩绞尽脑汁设计了一招,他先发一半饷银,到被遣散或请假回家时再一起发,当然了,你要是自己跑掉,另一半就没有了。此招一出,除非出手赶,谁也不甘心留下一半饷银就走人。

作品简介:

晚清帝国风云系列,是关河五十州近代历史写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参阅了国内外丰富的史料,运用多重的观察视角,深入地理解当时历史现场各方的立场,和他们真实人性底色和认知逻辑,试图重新梳理近代史发展脉络,再现一个真实可感的晩清,解读历史的多样可能性。

晚清时期,长于守成的道光帝遇到了传统中国帝王从未有过的挑战——鸦片战争。它将传统中国社会坚实外壳敲出了裂痕,这一危机,让整个大清帝国疲于应付,进退失据。就在鸦片战争告一段落的时候,噩耗却再次传来——广西出事了……

本书以嘉庆朝“林清之变”为引子,从道光皇帝的登基讲起,通过对江河日下的清帝国诸多弊端情状的解读,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撞击与矛盾冲突的多视角展示,揭开鸦片战争这一历史大幕背后的种种秘辛,从多个方面解读鸦片战争爆发及中国失败的原因,以及与外部英帝国之间的碰撞、试探、冲突和博弈的诸多历史细节。

作者:关河五十州

标签:关河五十州晚清帝国风云鸦片战争历史清朝晚清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最热门章节:
1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所向披靡2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心惊肉跳3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悲催搭档4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江天忽报大星沉5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救火队长6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面对面角逐7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出奇制胜8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江青天9第六章 崭新的开始 皇天不负苦心人10第六章 崭新的开始 惹不起,还躲得起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