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_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悲催搭档

关河五十州
历史小说
总共119章(已完结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 精彩片段:

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悲催搭档

吴文镕有长远眼光,江忠源有战场谋略,可惜他们都无法让时局的车轮跟着自己转。在吴文镕临时调任湖广总督时,长江沿线战场已经风雨飘摇,太平军更是进逼武昌。

这个时候就如何守城,吴文镕和湖北巡抚崇纶产生了分歧。

清代的督抚制是一个很让人纠结的制度。从名义上来看,总督的权力要大过巡抚,但他们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巡抚并非总督的下属,大家都只对皇帝一人负责。

这样一来,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关系就很微妙。合得来当然没问题,可以做到齐心协力、优势互补,比如广州反入城斗争时的徐广缙和叶名琛,可若是合不来,就免不了互相扯皮。

吴文镕和崇纶便是一对很悲催的搭档。崇纶以武昌缺乏军饷且兵力单薄,无法固守为由,主张移营城外进行野战,实际上是想随时找机会开溜。吴文镕则坚持死守待援,与武昌共存亡。

就在两人争执不下时,太平军已经逼近,想出去也不可能了。吴文镕指挥守城,武昌居然守住了,太平军撤围而去。

这对崇纶来说可真不是什么好消息。他和庐州知府胡元炜是一样的小人,都是有祸事就躲,有功劳就抢,有能人就妒,吴文镕的成功毫无疑问意味着他崇纶的失败。

“鸡蛋里挑骨头”是小人常用的招数,崇纶也精通这一招。他向咸丰告了吴文镕一状,说吴文镕闭城固守的战术属于守株待兔,不仅没功劳,还因此放跑了太平军。

给崇纶这么一诬陷,吴文镕的守城功绩大为失色,反倒是崇纶似乎有先见之明——要早点照我说的去做,野战于武昌之外,太平军怎么会说溜就溜,肯定能予以一举歼灭啊!

看了崇纶的奏折,咸丰也糊涂了,不知道谁说得对。他只知道一样,这两督抚在一起,不仅不和衷共济,还在相互拆台,那就干脆一拆两半吧:崇纶守城,吴文镕负责去野战。

收到咸丰的旨意,崇纶幸灾乐祸,天天催着吴文镕出城,但吴文镕一直不肯动身。他已经发出信件,陆上征调胡林翼的黔勇,水上邀约曾国藩的水师,请这两路人马赶来助战,到时他再率军从武昌杀出,野战才有胜利的把握。

吴文镕迟迟不动身,就是想抓紧战场上宝贵的暂停时间,继续选拔和训练官兵,同时等待其他水陆两军聚齐。可是他的举动在崇纶看来,就是怯懦:哈哈,不敢去了吧,就知道你会这样。说我无能无胆,你倒是表现一下你的英勇气概呀?

崇纶对吴文镕极尽冷嘲热讽、贬损挖苦之能事,甚至还用“抗旨不遵”来进行威胁和逼迫。吴文镕气愤不已,他说我受到国家厚恩,难道还会怕死吗?我是在等待一个夹击太平军的最佳时机啊,现在你既然这样说我,“今不及待矣”,我不能再等下去了。

作品简介:

晚清帝国风云系列,是关河五十州近代历史写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参阅了国内外丰富的史料,运用多重的观察视角,深入地理解当时历史现场各方的立场,和他们真实人性底色和认知逻辑,试图重新梳理近代史发展脉络,再现一个真实可感的晩清,解读历史的多样可能性。

晚清时期,长于守成的道光帝遇到了传统中国帝王从未有过的挑战——鸦片战争。它将传统中国社会坚实外壳敲出了裂痕,这一危机,让整个大清帝国疲于应付,进退失据。就在鸦片战争告一段落的时候,噩耗却再次传来——广西出事了……

本书以嘉庆朝“林清之变”为引子,从道光皇帝的登基讲起,通过对江河日下的清帝国诸多弊端情状的解读,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撞击与矛盾冲突的多视角展示,揭开鸦片战争这一历史大幕背后的种种秘辛,从多个方面解读鸦片战争爆发及中国失败的原因,以及与外部英帝国之间的碰撞、试探、冲突和博弈的诸多历史细节。

作者:关河五十州

标签:关河五十州晚清帝国风云鸦片战争历史清朝晚清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最热门章节:
1第三章 一叶而知秋 黑水党2第三章 一叶而知秋 打不如偷3第三章 一叶而知秋 虎头人4第三章 一叶而知秋 乱点鸳鸯谱5第二章 命运的傀儡 黔驴技穷6第二章 命运的傀儡 不是一个好兆头7第二章 命运的傀儡 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8第二章 命运的傀儡 打的就是你9第二章 命运的傀儡 贪官亦是忠臣10第二章 命运的傀儡 心累了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