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唐史并不如烟2·贞观长歌_第十二章 危险关系 拜师

曲昌春
当代小说
总共113章(已完结

唐史并不如烟2·贞观长歌 精彩片段:

第十二章 危险关系

拜师

在李世民慈爱的江水中,李泰茁壮成长,到贞观十一年,李泰迎来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的名字叫王珪。

王珪,其实是老熟人了,李建成曾经的左膀右臂,玄武门之后与魏征一起被李世民重新启用,在贞观一朝风生水起。

其实王珪的祖上也很有来头,他的祖父是王僧辩,南梁重将,一度呼风唤雨,只可惜不够谨慎,被竞争对手陈霸先打了袭击,兵败身死。王珪的曾祖叫王神念,在南朝也很有名,有一种说法说王神念的先祖是书圣王羲之,如果从这里论的话,王珪得算是王羲之的后裔了,不过只是说说而已,未必当真。

说起来王珪的一生也是非常坎坷,受尽磨难,父亲死得早,幼儿时期的王珪就成了孤儿。可能是早年丧父的原因,王珪性雅澹,少嗜欲,志量沉深,能安于贫贱,体道履正,交不苟合,由此深得叔父王的赞赏,王对他的评价是:“门户所寄,唯在此儿耳。”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是这个王叔叔险些给王珪带来一场大祸。王后来在隋朝汉王杨谅的帐下效力,杨广即位后跟着杨谅一起反叛杨广,结果兵败被诛。叔叔王被诛,侄子王珪也脱不了干系,按律应当连坐论处。幸好王珪反应快,逃跑的速度也快,没等杨广派兵来抓,就一溜烟地跑进终南山藏了起来,这一藏就是十几年。

李渊起兵攻入长安后,丞相府司录(相当于组织部长)李纲向李渊引荐了王珪,这才结束了王珪长达十四年的流亡生涯。后来王珪进入了太子李建成帐下,一直效力到武德七年,结果这一年发生的杨文干谋反事件,让王珪替李建成顶了雷。杨文干谋反可能是受李建成指使,也有可能是被秦王李世民诬告,总之真相难辨,李渊不舍得处理李建成,只能拿李建成的手下出气,一挥手就把王珪发配到了雋州(今四川省西昌市),算是为20世纪的卫星发射事业做点早期的开发工作。

李世民即位后,王珪的机会来了,本着人尽其才的原则,李世民一挥手,王珪又从雋州回到了长安,跟着新李老板继续打工。

在李世民的手下,王珪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侍中、礼部尚书等要职,李世民看重他,一是因为他善于进谏,二是因为他知礼。李世民指定王珪担任李泰的老师,看重的恰恰就是王珪的知礼。

在王珪之前,唐朝公主的眼中是没有公婆的,公主在婆家没有尽儿媳之礼的,一句话,你娶的是公主,是大爷,恰恰不是儿媳。

这个恶习延续了二十年,到王珪这儿,终于给扳过来了。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的女儿南平公主下嫁王珪的儿子王敬直,按照以前惯例,南平公主不需要对王珪夫妇行儿媳见公婆之礼,然而这一次王珪对惯例说了“不”。

王珪说道:“今主上钦明,动循法制。吾受公主谒见,岂为身荣,所以成国家之美耳。”意思是说,当今皇上英明神武,一举一动都合乎法度,我接受公主的拜谒,不是为了显摆我自己,其实是为了成就国家的美谈!

王珪话说到这个份上,南平公主无言以对,李世民也不便多说,南平公主只得按照儿媳拜见公婆的礼仪对王珪夫妇行了大礼。大礼包括给公婆敬奉装满水果的果篮和供公婆洗手用的水盆,形式不重要,内容很关键:进了王家门,就是王家人,得有规矩。

作品简介:

无论过去多少年代,多少年,透过历史的尘埃,在不经意间却会发现,其实唐史并不如烟。拭去岁月的浮尘,英雄豪杰、金戈铁马……历史重新复活!

从李世民国内平叛、发动玄武门之变写起,详细叙述了贞观一朝的盛世辉煌。在李世民的朝廷里,文臣治世,武将建功,房玄龄、杜如晦、李靖、尉迟敬德等千古良臣写下了不朽的传奇,西征东突厥,灭国吐谷浑,天可汗名扬四海,更有朝政以人为本的伟大探索、玄奘西行求法的不凡壮举、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惊世历程。虽然也有亲征高句丽的虎头蛇尾、皇子争储的刀光剑影,但这都无损于贞观之治作为千古盛世、唐太宗作为千古明君在中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这是本适合普通大众阅读的通俗历史读物。历史时间是隋末唐初,从隋炀帝的悲惨结局,到唐朝开国功臣,再到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座宝。全书讲述得条理清晰、环环相扣,既有深厚的历史感,又有很强的可读性。

作者:曲昌春

标签:曲昌春唐史并不如烟历史小说唐朝幽默

唐史并不如烟2·贞观长歌》最热门章节:
1第二十章 整肃 尾声2第二十章 整肃 扩大3第二十章 整肃 祸起4第二十章 整肃 关联5第二十章 整肃 薛万彻6第二十章 整肃 高阳公主7第二十章 整肃 长孙无忌8第十九章 驾崩 继位9第十九章 驾崩 天不假年10第十八章 伤离别 天竺方士
更多『当代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