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并不如烟2·贞观长歌 精彩片段:
第八章 新气象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这个词这些年被提及很多,看起来似乎是个新词,又或许是舶来品,跟CEO一样,其实都错了,“以人为本”是中国的传统词汇,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
贞观十一年,马周上书李世民,其中有一句话让李世民记忆深刻,这句话是这样说的,“临天下者,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由此而来。
在我看来,“以人为本”才是真正的金玉良言,比魏征老爷子那些喋喋不休的谏言更管用,更实际。以人为本说白了,就是把人当人,皇帝能把老百姓当人看,那么这个王朝就有希望,一切就这么简单。
难道还有王朝不把老百姓当人看?有,多了去了。在一般情况下,老百姓就是皇帝眼中的羊,而他就是天底下最大的放羊人。汉代以及唐代都有一个官职叫“州牧”(职位相当于州长),刘备就当过徐州牧,“州牧”是什么意思?就是替天子牧羊的!天子是天下最大的羊倌,官员则是天子手下的小羊倌,大大小小的羊倌联合在一起,放牧天下大大小小的羊,这就是“以羊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
幸好,中国大历史中有了李世民,有了贞观之治,也就有了“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把人当人,首先体现在“慎杀”,然而“慎杀”也来之不易,这是两个无辜的人用血换来的。
第一个无辜的人叫卢祖尚,时任瀛洲州长,被杀原因:拒绝正常的工作调动。
事情是这样的,贞观二年,时任交州都督的遂安公李寿腐败了,贪污了公款,李世民将他撤职定罪,这样一来交州都督就空了出来,需要一个合适的人选填充上去。李世民查看官员履历,发现时任瀛洲州长的卢祖尚文武全才,清廉正直,正是交州都督的合适人选,行,就是他了!
对于这次委任,李世民很看重,亲自召见了卢祖尚,当面激励了一番,说了一通“去了好好干”的话,卢祖尚感恩戴德,连连叩头称是,最后叩头谢恩退出。
大家本以为交州都督的空缺将就此填上,没想到,卢祖尚在退出皇宫之后居然反悔了,理由是我有病,还没好利索。
卢祖尚为什么要反悔呢?看一看地图我们就明白了。
卢祖尚时任瀛洲州长,地理位置在现在的河北省河间市,而拟任的交州都督地理位置在哪里呢?今越南河内市!在那个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两者之间的距离怎么能说远呢?那得说是相当远!
不愿意出远门的卢州长想以有病为由拒绝去交州,然而李世民不答应,并且让杜如晦转告卢州长:“匹夫尚且遵守承诺,何况你已经答应,怎么能反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