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唐史并不如烟2·贞观长歌_第十四章 意外 事败

曲昌春
当代小说
总共113章(已完结

唐史并不如烟2·贞观长歌 精彩片段:

第十四章 意外

事败

在无数的电视剧或者是颁奖礼上,总有一些成功男士哽咽地说:“我感谢我的家庭,然而我亏欠家庭的太多,我不是一个好丈夫,也不是一个好父亲!”说到动情处,竟无语凝咽,此处无声胜有声。

其实,严格说起来,李世民是个好皇帝,却不是一个好父亲,或者说没有尽到做父亲的教育责任。在他的教育下,李承乾、李泰野心勃勃,李祐性格轻浮急躁,李治貌似忠厚实则心眼不少,总之每个儿子都虎视眈眈,李世民这个父亲却始终无法平复皇子们的狼子野心。

或许在皇权至高无上的背景下,只要不是独生子女,皇帝就注定无法一碗水端平,也无法做一个完美的好父亲,所以李世民的父子关系注定要以悲剧告终!

贞观十七年三月,齐王李祐自酿悲剧,最终自杀身死,与此同时,太子李承乾也在行动,种种迹象表明,他试图复制一次“玄武门事变”。

这一次,李承乾是认真的,他的手下不再是以前那些乌合之众,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重要角色。这个名单包括吏部尚书侯君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汉王李元昌,洋州州长赵节,杜如晦之子、驸马杜荷,这些人聚集到一起的目的就是为了李承乾继承大统。

侯君集怎么会混入李承乾的队伍呢?这还得从灭国高昌后的那次审判说起!

灭国高昌之后,侯君集踌躇满志地班师回朝,满心以为等待他的是节节高升,然而没想到,班师不到十天,他就被控纵兵劫掠押入大牢。如果没有岑文本的上奏,侯君集恐怕还要在大牢中煎熬些时日,在岑文本上书后,侯君集才被无罪释放。

无罪释放,劫后余生,侯君集的心中却憋着一口气,何以远征大胜还要受这种气,侯君集想不通,心里也不服,然而不服又不能找皇帝去说,不服怎么办,只能忍着。

从此之后,侯君集担任吏部尚书,颇有声名,然而吏部尚书这个位置依然不能让他完全满意,在他的前面是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这些刀笔吏出身的文官,甚至远离朝政的老李靖也排在他的前面,这让侯君集非常不忿:长孙无忌、房玄龄有什么战功?李靖的战功过时很久了吧!

不忿,不服,郁闷,贞观十四年后的侯君集始终是有情绪的。

侯君集的不服不忿瞒过了很多人,却瞒不过自己的女婿贺兰楚石,而贺兰楚石当时正好担任东宫贴身带刀侍卫(东宫千牛),于是贺兰楚石就成了侯君集与李承乾沟通的桥梁。不久,侯君集与李承乾一拍即合,各取所需。李承乾需要利用侯君集的谋略与影响巩固自己的储位,侯君集则渴望通过李承乾迎来出头之日。在权衡利弊之后,他们发现,只有政变才是唯一的出路,不然,侯君集无法出头,李承乾的储君之位也随时有可能倾覆。

为表忠心,侯君集举起自己的双手对李承乾说道:“此好手,当为殿下用之。”这就算向李承乾表了忠心。随后侯君集又严肃地对李承乾说道:“魏王李泰正受皇帝宠爱,恐怕殿下会有隋朝太子杨勇那样的灾祸,如果皇上有诏书召见殿下,一定要提前有所防备,以防不测!”(魏王为上所爱,恐殿下有庶人勇之祸,若有敕召,宜密为之备。)

听罢,李承乾沉重地点了点头。

作品简介:

无论过去多少年代,多少年,透过历史的尘埃,在不经意间却会发现,其实唐史并不如烟。拭去岁月的浮尘,英雄豪杰、金戈铁马……历史重新复活!

从李世民国内平叛、发动玄武门之变写起,详细叙述了贞观一朝的盛世辉煌。在李世民的朝廷里,文臣治世,武将建功,房玄龄、杜如晦、李靖、尉迟敬德等千古良臣写下了不朽的传奇,西征东突厥,灭国吐谷浑,天可汗名扬四海,更有朝政以人为本的伟大探索、玄奘西行求法的不凡壮举、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惊世历程。虽然也有亲征高句丽的虎头蛇尾、皇子争储的刀光剑影,但这都无损于贞观之治作为千古盛世、唐太宗作为千古明君在中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这是本适合普通大众阅读的通俗历史读物。历史时间是隋末唐初,从隋炀帝的悲惨结局,到唐朝开国功臣,再到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座宝。全书讲述得条理清晰、环环相扣,既有深厚的历史感,又有很强的可读性。

作者:曲昌春

标签:曲昌春唐史并不如烟历史小说唐朝幽默

唐史并不如烟2·贞观长歌》最热门章节:
1第十八章 伤离别 一人灭一国2第十八章 伤离别 说再见3第十七章 猜疑 李君羡4第十七章 猜疑 张亮5第十七章 猜疑 刘洎6第十六章 再征高句丽 错过7第十六章 再征高句丽 以德服人8第十六章 再征高句丽 辽东城9第十六章 再征高句丽 出征10第十六章 再征高句丽 高句丽恩仇
更多『当代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