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唐史并不如烟2·贞观长歌_第十六章 再征高句丽 错过

曲昌春
当代小说
总共113章(已完结

唐史并不如烟2·贞观长歌 精彩片段:

第十六章 再征高句丽

错过

世界上有一种遗憾让人铭心刻骨,这种遗憾就叫作错过!无论是错过爱情,还是错过成功,错过给人带来的遗憾无药可医!

贞观十九年六月二十日,李世民挥军攻向了安市城(今辽宁省海城市),在这里李世民先后三次错过了出奇制胜的机会,这三次错过让他一生痛心不已。

在李世民挥军攻向安市城的第二天,高句丽北部总督高延寿、高惠真率军向安市城增援,他们的背后是高句丽士兵以及靺鞨部落士兵的混合部队,总计十五万人。鼎盛时高句丽全国军队数量在三十万左右,这一次高延寿和高惠真带来了一半家当,就是要与李世民进行一场死磕。

对于这场死磕,李世民充满期待,也充满担忧,因为此时他手中的牌并不多,能用于与高延寿死磕的机动部队只有三万人。李世勣步骑混编一万五千人,长孙无忌精锐士兵一万一千人,李世民亲自率领的步骑四千人,这就是李世民此战的全部家当。或许很多人会问,剩下的唐军做什么去了?剩下的唐军也没闲着,一部分从事后勤运送粮草,一部分包围安市城,不肯多动员部队的李世民这一次遭遇了捉襟见肘。

以三万对十五万,李世民的压力可想而知,不过他并不着急,他已经在内心中替高句丽军队虚拟了三套作战方案,然后他自己再见招拆招,一一拆解。

方案一:十五万大军一直向前,与安市城结成营垒,同时扼守高山险要坚守不战,放纵靺鞨骑兵出来骚扰唐军,届时唐军进不能立即攻克,退又有沼泽河流阻隔,势必坐困山中,进退两难;

方案二:救援安市城,救出全城军民后火速撤退,虽不能取胜唐军,但至少可以保存实力;

方案三:毕其功于一役,与唐军决战!

方案一上策,方案二中策,方案三下策,高句丽军会采用哪个方案呢?李世民认定会是方案三,因为十五万打三万优势太明显了,更何况这三万唐军还是孤军!

不出李世民所料,高延寿和高惠真确实采用了第三方案,在他们看来,以十五万大军救援安市城方案一和方案二都太保守了,要救就救个彻底,要救就要把唐军打得满地找牙,一败涂地!

事实证明,高延寿和高惠真想得很好,也想得很对,只可惜,这一切悄悄地换了一个主语。满地找牙、一败涂地的不是唐军,而是他们自己!

此时李世民其实得到了一个釜底抽薪、出奇制胜的建议,提出建议的正是江夏王李道宗。

李道宗说道:“高句丽倾国以拒王师,平壤之守必弱,愿假臣精卒五千,覆其本根,则数十万之众可不战而降。”

作品简介:

无论过去多少年代,多少年,透过历史的尘埃,在不经意间却会发现,其实唐史并不如烟。拭去岁月的浮尘,英雄豪杰、金戈铁马……历史重新复活!

从李世民国内平叛、发动玄武门之变写起,详细叙述了贞观一朝的盛世辉煌。在李世民的朝廷里,文臣治世,武将建功,房玄龄、杜如晦、李靖、尉迟敬德等千古良臣写下了不朽的传奇,西征东突厥,灭国吐谷浑,天可汗名扬四海,更有朝政以人为本的伟大探索、玄奘西行求法的不凡壮举、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惊世历程。虽然也有亲征高句丽的虎头蛇尾、皇子争储的刀光剑影,但这都无损于贞观之治作为千古盛世、唐太宗作为千古明君在中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这是本适合普通大众阅读的通俗历史读物。历史时间是隋末唐初,从隋炀帝的悲惨结局,到唐朝开国功臣,再到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座宝。全书讲述得条理清晰、环环相扣,既有深厚的历史感,又有很强的可读性。

作者:曲昌春

标签:曲昌春唐史并不如烟历史小说唐朝幽默

唐史并不如烟2·贞观长歌》最热门章节:
1第四章 玄武门 仇人,亲人2第三章 走不出的玄武门 升级,决战前夜!3第三章 走不出的玄武门 微妙的平衡4第三章 走不出的玄武门 杨文干谋反5第二章 对手,成就梦想的另一只手 命该遭遇的时代6第二章 对手,成就梦想的另一只手 无处可逃7第二章 对手,成就梦想的另一只手 辅公袥的二百天8第二章 对手,成就梦想的另一只手 被别人改变的命运9第二章 对手,成就梦想的另一只手 声名鹊起10第二章 对手,成就梦想的另一只手 手足情深
更多『当代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