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精彩片段:
第九回 尘埃落定
纸上谈兵
摆平了曹丕,江东军展开了第一次反击。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正月,江东军在老将宋谦的率领下,击破蜀军五个堡垒,击毙蜀军负责将官,为江东在巫县失利后挽回了一些颜面。
然而这次反击彻底激怒了刘备,当时他应该已经得知“曹吴联盟”的消息,知道短时间内,曹丕不会对江东下手。这么一来,要取得胜利就只剩下一个最原始的方法:血淋淋的军事战争。
就在宋谦反击之后,刘备下令总动员,蜀汉大军水陆并进,大举进入荆州西界。刘备率领陆军亲自进驻秭归,水军则由吴班与陈式统领,进屯夷陵,控制长江两岸。次月,蜀军继续前进,江南主力部队直推进到夷道县的猇亭,江北的侧翼军团则在黄权的带领下进入夷陵境内。
刘备另外派马良由佷山前往南方的武陵郡,串联当地的原住民。武陵蛮头目沙摩柯接受招抚,带领部族北上加入战局,零陵和桂阳两郡的原住民也纷纷响应。一时间,荆州西、南两面已树起无数“汉”字大旗,时隔多年,刘天王仍旧魅力不减,可喜可贺。
相较起来,江东军就显得不太爷们了,统帅陆逊带着主力部队一直龟缩于猇亭,整天只会向孙权放大话,说什么夷陵是要害,一定要守住(废话)。刘备以往作战败多胜少(这倒是实话),这次放弃水军单用陆军,又用过时的阵法,凭借至尊(孙权)的护佑,一定可以击败敌军云云。这一番话,怎么听都像是在吹牛。
唯一比较有胆量的是年轻的孙桓。他父亲孙河原本姓俞,因长期追随孙策,被赐姓孙。十五岁那年,孙桓曾在京口见过前来借荆州的刘备,在他的印象中,刘备只是个混得不咋样的落魄大叔,点头哈腰向孙权讨碗饭吃。
十年之后,二十五岁的孙桓首次披挂上阵,官拜安东中郎将,投入对蜀军的战斗。年轻气盛的他依照少年时的印象行事,率领部队单挑在夷道的蜀军前锋。然而刘备并非他所想象那样,是个靠乞讨过活的落魄大叔,结果孙桓一战不利,反陷入蜀军的包围。
按理说,像孙桓这种“少爷”级的官二代,遇难非救不可,否则这黑锅铁定是要背的。但说来也奇怪,陆逊却好像压根儿就不把孙桓受困当做一回事,他按兵不动,丝毫没有出兵救援的迹象。
刘备又派了吴班率一支部队驻扎在无险可守的平地,企图吸引江东军出击,但同样的,猇亭大营营门紧锁,没有丝毫发兵的迹象。
刘备笑了,且笑得很开心。
他听说过陆逊的名字,知道这个三十九岁的年轻人出身吴郡大族,娶了孙策的女儿之后平步青云,一路干到右护军、镇西将军的位置,是个能说能写的文化人,不过担任诸军都督还是头一遭。这回孙权用他带兵,很多将领都不服气,且指挥一团糟,别说进攻,现在连自保都成问题。
看到陆逊带兵,倒是让刘备想起了一个人:马良的小弟马谡。同样是出身世家大族,读过很多书,喜爱议论军事,但真要是上了战场,恐怕死得最难看的就是这类人。
对于在沙场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刘备来说,这些在书斋里高谈阔论,甚至将战争上升到哲学高度的书呆子们,只不过是一群纸上谈兵的家伙,瞬间便可以结束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