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收新疆 精彩片段:
第十章 收伊犁中外成焦点
第三节 定西北新疆设省
《交收伊犁条约》能否改订成功尚不见结果,移节哈密的左宗棠又奉旨进京供职,钦差大臣由刘锦棠接署。
这时,俄国驻守伊犁的最高长官官邸,却迎来了布素鲁克的代表。
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七月初二,左宗棠到哈密不足两个月,詹事府少詹事满人宝廷便递上一折,以事机日迫,朝廷非有如寇准、李纲者不可,郑重向朝廷提出,请召左宗棠进京入值枢庭,以备随时顾问。
太后就此事与恭王等一班近臣议了十几天,又反复权衡利弊,认为就算左宗棠此时离开哈密,只要大军不离新疆,对俄国仍能起到震慑作用,于是决定采纳宝廷的建议,召左宗棠进京供职。
两月后,一道密旨飞速递进哈密钦差行辕。
旨曰:“左宗棠现已行抵哈密,关外军务谅经布置周详。现在时事孔艰,正须老于兵事之大臣以备朝廷顾问。左宗棠着来京陛见。一面慎举贤员堪以督办关外一切事宜者奏明请旨,俾资接替;此外带兵各员中有才略过人,堪膺艰巨,秉性忠勇,缓急足恃者,并着胪列保荐,用备任使。”
圣旨以“现在时事孔艰,正须老于兵事之大臣以备朝廷顾问”为由,着左宗棠进京供职,并着左宗棠离开哈密时能举荐一位“才略过人,堪膺艰巨,秉性忠勇,缓急足恃者”接替自己。
圣旨递进哈密钦差行辕时,左宗棠已染病卧榻多日。
左宗棠原来就患有腹泄一症,经连日劳累,加上关外气候不适,又添咳血、头晕、肢麻、脸肿四症,已是骨瘦如柴。
他接旨后,先抱病在榻上给刘锦棠口述一函,嘱其见函速赴哈密相商关外各事。
左宗棠在信中特别嘱咐刘锦棠:“喀什噶尔地处中俄边境,一定加意防守,不可大意,亦不能给俄人造成可乘之机”。
信函当晚由快马送往喀什噶尔。
接下来,左宗棠便将十几名幕僚传进卧房,开始商量上折荐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