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曾国藩·野焚_第八章 殊荣奇忧 第七节 恭王被罢,曾国藩跌入恐惧的深渊

唐浩明
历史小说
总共58章(已完结

曾国藩·野焚 精彩片段:

第八章 殊荣奇忧

第七节 恭王被罢,曾国藩跌入恐惧的深渊

赵烈文一哄二骗三收买的办法起了作用,哗变的八千人除一百多人跟着申名标逃走外,其余的都由赵烈文、滕绕树带回了抚州老营。不久,鲍超由四川奉节日夜兼程赶回,将这些哗变的人狠狠地训骂了一顿,并以严刑拷打迫使他们供出了一百多个哥老会人。鲍超将他们一齐斩首示众。这场哗变终以惨败告终。曾国藩重赏了赵烈文和鲍超,并将霆军哗变之事晓谕湘军水陆各营,严禁哥老会,一旦发现,格杀勿论;所有参与哗变的人,不论过去功劳高低,一概严惩不贷。

从那以后,哗变不再出现,但索饷、闹事却时有发生。一时没有别的法子可想,曾国藩不得不实行老九的办法,向湘军将官们宣布:裁军之事暂时不提了,以后再说。这样,才逐渐平息了湘军的怒潮。

这时,曾国藩忙于部署修缮城垣,重建满城,并亲自监督江南贡院的修复。贡院开工的那天,曾国藩邀请金陵城内城外百多位德高望重的读书人,来到位于秦淮河畔贡院街上的贡院旧址边。这些读书人中,有汪曾甫、钱密之等十人为宋学宿儒,在江南素有三圣七贤之称,曾国藩对他们很是礼遇。大家见偌大的江南试院,除至公堂、衡鉴堂、明远楼未受大的损坏外,其他如监临、主考、房官、提调、监试各屋,誊录、对读、弥封、供给各所片瓦不见,一万六千间号房板荡然无存,这些耆儒们对此惨景莫不哀叹不已。曾国藩对他们说,不管工程量多大,都要抢在十一月前把贡院修好,不但举行本届乡试,还要补行戊午、辛酉、壬戌三科,都在今年一并录取,并增建号舍四千间,达两万整数。又考虑皖北尚在捻军控制之下,其应试秀才不能前来江宁,特为安徽省留下四成名额。

曾国藩的这些话引得老儒们万千感激,纷纷称赞此举是为江南读书人所做的第一大善事,功德无量。一个老头子颤巍巍地当众跪下,给曾国藩磕头,涕泪满面地说:“中堂大人,你是活佛活菩萨,我为我祖孙三代人向你磕头祝福。我从咸丰三年起,整整盼了十三年,终于盼到了今天。十一月我要带着儿子、孙子,祖孙三代前来应试。中堂大人,从明天起,我每天三炷香,对着你的长生牌位磕头行礼,托你老人家的福,我李老头子还能活着看到这一天的到来。”老头子趴在地上,唠唠叨叨地说了许多,说得曾国藩又欢喜又酸楚。

这百余个老儒们回去后四处传扬,把江南两省的举子们喜得心花怒放,感激的信件成百上千地飞向总督衙门,使久处忧郁之中的曾国藩略感一丝欣慰。这天上午,曾国藩照例来到签押房,审批案头上堆得高高的文书。首先打开昨夜送来的几份廷寄,刚读到第一句话,曾国藩就惊呆了,照例的“准兵部火票递到议政王军机大臣字寄”套话中赫然缺了“议政王”三字。他顿时诧异万分,连下文都无心看下去了,便打开第二件,也没有“议政王”三字,再打开一份仍没有。昨夜收到的三份廷寄,均无“议政王”三字,他觉得此事非同小可,赶紧招来赵烈文、杨国栋、彭寿颐三个心腹幕僚看后也深为不解。

曾国藩忧虑地说:“自同治元年来,军机处发出的文件,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即使恭王生病期间,‘议政王’三字亦冠在前,这次若不是有生死大变,则一定有非常大事。”

“事情来得突然。”赵烈文沉思道,“不过卑职早就听人说,蔡寿祺的那份劾折,原不是冲着中堂、九帅和其他湘军统帅来的,矛头指的是恭王,说恭王是湘军的靠背山、保护伞。”

“这话我也听说过。”杨国栋说。

“蔡寿祺一个小小的御史,哪会有这样大的胆子,必定有人在后面指使他。”彭寿颐托着腮帮子,深思熟虑地说出这句话来。

“长庚说得极有道理。”赵烈文说,“这个人八成是西边的太后。”

在曾国藩的密室里没有禁忌,上至皇太后、皇上,下至督抚两司都可以直言明说,但出门则不能妄说一句,而进得这个密室的也只有少数几个心腹幕僚。听着他们的分析,曾国藩觉得事情比自己所想的还要严重得多。假若恭王不是猝然去世,而是被罢黜的话,那最主要的一定是因为他和湘军的缘故。想到这一层,曾国藩心里恐惧起来。他端坐在太师椅上,右手不断地捋着长须,面色凝重,一言不发。

“中堂。”赵烈文轻轻叫了一声,“我们在这里议论,好比瞎子摸象。这样一件大事,震动中外,这两天必有京报来,我们看到京报后再说。”

说话间,荆七捧来一大堆从京师来的函件,彭寿颐急忙从中挑选京报。找到了!京报在首要位置上登载明谕:“谕在廷王大臣等同看:朕奉两宫皇太后懿旨,本日据蔡寿祺奏恭亲王办事循情贪墨,骄盈揽权,多招物议,妄自尊大,诸多狂傲,倚仗爵高权重,目无君上,视朕冲龄,诸多挟制,往往暗使离间,不可细问,若不及早宣示,朕亲政之时,何以能用人行政。恭亲王着毋庸在军机处议政,革去一切差事,不准干预公事。特谕!”

作品简介:

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第二部《野焚》。

梁启超对世人说:“曾文正者,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毛泽东对友人黎锦熙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这个曾文正究竟是何方神圣,他有哪些特别过人之处,值得这二位如此重视?

但是,近世国人中也有斥曾文正为元凶、伪君子、汉之不肖子孙的,到后来,汉奸、卖国贼、刽子手,又似乎成了判定的铁案。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上,一个人的盖棺论定,其反差如此之大,大概找不出第二个。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引发人们的无限探索兴趣。那么,就让我们一道推开锈迹斑斑的历史铁门,走进一百五十年前那段血雨腥风的时空隧道吧!

作者:唐浩明

标签:唐浩明曾国藩野焚历史小说

曾国藩·野焚》最热门章节:
1第八章 殊荣奇忧 第八节 秦淮月夜,曾国藩强作欢颜,为开缺回籍的弟弟饯行2第八章 殊荣奇忧 第七节 恭王被罢,曾国藩跌入恐惧的深渊3第八章 殊荣奇忧 第六节 御史参劾,霆军哗变,曾国藩的忧郁又加深了一层4第八章 殊荣奇忧 第五节 匕首和珊瑚树打发了富明阿5第八章 殊荣奇忧 第四节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6第八章 殊荣奇忧 第三节 荣封伯爵的次日,曾国荃病了7第八章 殊荣奇忧 第二节 皇恩浩荡,天威凛冽8第八章 殊荣奇忧 第一节 李臣典不光彩地死去9第七章 审讯忠王 第七节 争夺幼天王10第七章 审讯忠王 第六节 宁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决不能授人以口实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