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大秦帝国IV:阳谋春秋_第十三章 雍城之乱 第二节 功业不容苟且 谋国何计物议

孙皓晖
历史小说
总共75章(已完结

大秦帝国IV:阳谋春秋 精彩片段:

第十三章 雍城之乱

第二节 功业不容苟且 谋国何计物议

吕不韦搬进了渭南的文信学宫。

每日清晨,丞相府的谒者传车便会满载一车文书,驶进学宫池边的文信侯庭院,午后再来将吕不韦批示过的文书再运回丞相府,再由丞相府长史依据批示分发各官署施行;晚间收回所有文书,再一并送王城供秦王披阅。周而复始,吕不韦虽则不在丞相府坐镇,一应公事却井井有条地运转着。然则,国府各官署与关中郡县不见了经常巡视政务的丞相,却是纷纷惊诧议论,偏远郡县便派出吏员来咸阳探听究竟。及至明白真相,上下官署这才渐渐地习以为常。毕竟,秦国政令畅通,谁能非得要丞相隔三岔五的巡视?然无论如何,上下官员们还是弥漫开了一种隐隐不安:勤政谋国的文信侯忽然如此大甩手地处置国务,预兆究竟何在?几个月过去,朝野议论渐渐生发,国事却依然转动在车轮之间。吕不韦还是埋首学宫,开府理政的丞相府渐渐地竟是门可罗雀了。

嬴政兀自忙碌,浑然不知朝局有此一变,到得车马场方觉不对,教王绾进府一问方知原委,轺车立即转向直出栎阳门奔兰池而来。进得学宫,只见各色士子手捧卷宗匆匆来往于一座座庭院之间,偌大学宫显然弥漫着一种肃穆的气息,竟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这辆显赫的王车。王绾打量一阵低声道:“君上,是否由我先通禀文信侯一声?”“不用。”嬴政笑着下车,“小高子,车便停在池畔等候,不用跟来。”转身大袖一甩,“走,找文信侯书房,也顺便看看这学宫。”

沿着兰池畔的柳林一路走来,嬴政不禁油然生出了敬意。

摇曳的柳林,碧蓝的湖水,将这座绕着兰池的学宫分成了五个区间,沿路过去依次是:明法馆、六论馆、八览馆、十二季馆、天斟堂。每个区间都是一大片庭院,碧池依着小山柳林回旋其中,赏心悦目中处处清幽,竟是比咸阳王城还要令人惬意。“好去处也!”嬴政边走边赞叹,“召贤治学便得如此,文信侯不愧大手笔也!只如此命名,倒是闻所未闻。”王绾笑道:“看这名目,前四馆大约是文信侯所编大书之类别,天斟堂大约是最终审定处了。”

一路行来,各馆庭院一片幽静,与前院的人来人往竟是两重天地。嬴政颇觉奇怪。王绾道:“据我所知,文信学宫每旬一聚论,今日巧遇亦未可知。”嬴政一听顿时来了兴致:“当真巧遇最好,正欲一睹文信侯门客之风采也!”说话间来到兰池最南岸的一片庭院,三丈石坊前迎面一座白玉大碑,中央镶嵌着三个斗大的铜字——天斟堂。

进得石坊,遥遥便闻喧哗之声从柳林深处的庭院传来,两人加快脚步循声寻来,果然在一座木楼前的天然谷地中看见了五色斑斓的人群。嬴政一拉王绾,两人便走到了边缘山坡的一片柳林下。王绾遥指谷地笑道:“两百余人,各馆名士都到了。”嬴政望去,但见林下士子们人各一方草席,中央的吕不韦与蔡泽面前也只有两张石案而已,不禁点头赞叹:“学宫宏大而行止简朴,仲父理财有道也!”王绾立即接道:“这宏大学宫也是寡妇清助金,否则文信侯如何造得?”嬴政目光一闪,却遥指谷地道:“看,纲成君说话了!”

远远看去,蔡泽手中摇着一卷竹简,特有的呷呷公鸭嗓随风传来:“诸位,业经修正的秦法已发各馆议论多日,为使未来之秦法臻于完美,在座学子可各抒己见,无得顾忌。若有见解被采纳为法令者,文信侯如约重赏也!”

林下一人高声道:“我有一言:修正之秦法虽增补了赈灾、兴文、重商、孝义诸节,并将所有刑罚一律宽缓三分,使商君开创的秦法成宏大完美之势。然则,商君之秦法已行百年有余,秦人似未觉不便,朝野亦无修法之呼声。我之所虑者,惟恐文信侯新法无推行之根基也,望文信侯三思而行。”

“畏首畏尾,成何大事也!”草地前排站起一位黑衣竹冠士子高声道,“在下曾在廷尉府做执法郎,深知秦法之弊端!昔年秦法之威,正在应时顺势而生。百年以来,天下大势与庶民生计皆已大变,秦法若不及时修正,势必成秦国继续强盛之桎梏!文信侯修正秦法,正为秦国统一天下预做铺垫,并未改变既往国策,何惧之有也!”

“我有一问!”一人霍然起身高声道,“春秋战国以来,但凡变法先得明其宗旨。譬如商君变法,宗旨便是富国强兵。今日修正秦法,开首却并未阐明宗旨,而只是做律条之增补。敢问文信侯:修法宗旨究竟何在?为何不能公诸于秦法篇首?”

场中一时默然。蔡泽巡视一周,见无人说话,便一挥手中卷宗呷呷道:“修正秦法之宗旨,便是屏弃对内之严刑峻法,对外之锐士暴兵,使秦国以宽刑明法立天下,以富国义兵雄天下!此间分野,便是霸道与王道之别,便是商君法与文信侯法之区别。其所以不在篇首彰明,便是不欲朝野徒然议论纷争。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纲成君差矣!”林下一士子激昂开口,“在下乃申不害传人,敢问纲成君:秦乃法家圣土,摒弃王道仁义、推行耕战国策、以实力雄视天下,其来有自也!文信侯修法之宗旨,若果然是回复王道仁义之老路,缄口不言岂非欲盖弥彰?与其如此,何如公然昌明,如商君一般强力变法!”

作品简介:

第四部是秦国连续度过三次交接危机的惊险低谷史。以蔡泽入秦路遇相学名家唐举预言命运拉开序幕,故事迭次展开:蔡泽错以急流勇退的自保之道说范雎,反遭范雎蔑视,唐举密见老友,介绍蔡泽的计然富国才能,范雎上书举荐蔡泽为相,决然辞官隐退,与鲁仲连路途相遇一起南下游历;鲁仲连领引范雎在陈城结识吕不韦,引出吕不韦的商旅人生;吕不韦北上邯郸,巧遇秦国人质王孙异人而雄心大动,最终决意弃商从政,吕氏传奇由此展开。

吕不韦以雄厚资财入咸阳周旋,使王孙异人成为太子嫡子;赵国平原君警觉人质逃走率军追杀,吕不韦得百名义士血战掩护,方与异人归秦。秦昭王病逝,老太子柱(秦孝文王)继位一年又病逝,异人(秦庄襄王)继位,任用吕不韦为丞相推行新政;庄襄王在位三年病逝,此前已经迎回的十三岁少子赵政继位,吕不韦以“相邦”、“仲父”身份与太后共同摄政;期间吕不韦两次主持交接大局、稳定朝野、拓展国土,声望大增,但与太后赵姬之暧昧纠葛却惹来王族元老非议;吕不韦以非常手段解脱自己,使胡人嫪毐与赵姬私通,赵姬以摄政太后权力封嫪毐为长信侯,专权淫乱宫闱,蓄谋政变夺位,酿成秦国历史上的最大丑闻。

少年秦始皇与吕不韦联合,一举铲除嫪毐叛乱势力,贬黜太后回赵国原籍;秦始皇二十一岁亲政,吕不韦为消弭秦国法制的峻猛重刑,召集门客作《吕氏春秋》确立杂家治国方略;个性强悍的秦始皇坚持商鞅法制,与吕不韦政见严重对立;吕不韦决意公布《吕氏春秋》,欲以朝野公议决定治国方略;秦王政面临巨大压力,与青年李斯、王翦、蒙恬等新锐势力结成护法同盟,图谋对抗吕不韦集团,秦国又一次面临转折危机,引出第五部。

作者:孙皓晖

标签:孙皓晖大秦帝国阳谋春秋

大秦帝国IV:阳谋春秋》最热门章节:
1第十三章 雍城之乱 第五节 血火冠剑日 乱局竟未息2第十三章 雍城之乱 第四节 一柱粗大的狼烟从蕲年宫端直升起3第十三章 雍城之乱 第三节 雍也不雍 胡憯莫惩4第十三章 雍城之乱 第二节 功业不容苟且 谋国何计物议5第十三章 雍城之乱 第一节 冠剑将及兮 风雨如磐6第十二章 三辕各辙 第六节 幽幽梁山 乃见狂且7第十二章 三辕各辙 第五节 巴蜀寡妇清 咸阳怀清台8第十二章 三辕各辙 第四节 吕不韦终于立定了长远方略9第十二章 三辕各辙 第三节 初行出山礼 老荀子慷慨一歌10第十二章 三辕各辙 第二节 苍山大师与谜一般的二十一事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