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大秦帝国IV:阳谋春秋_第十三章 雍城之乱 第五节 血火冠剑日 乱局竟未息

孙皓晖
历史小说
总共75章(已完结

大秦帝国IV:阳谋春秋 精彩片段:

第十三章 雍城之乱

第五节 血火冠剑日 乱局竟未息

秦王九年四月己酉日,雍城举行了盛大的加冠亲政大典。

一切都是异乎寻常地快捷:嫪毐与一班亲信们尚未逃出北地便被全部活擒,关中西部中部十三县民众擒杀嫪毐余党两万余,乱军无一人能逃至骊山以东;咸阳城内的乱军两万余人,被昌文君的两千王族轻兵一鼓击溃,全部擒杀;太原郡、山阳城的乱兵方出城邑,便被太原郡守与山阳县令的捕盗卒伍及自发涌来的老秦人堵住混战,斩首万余,活擒三千余,也是无一漏网。截止冠礼之日堪堪半月,嫪毐及其残存余党数千人全部被押送到云阳国狱重枷关押。只有一个太后赵姬,无人敢于定夺。于是嬴政亲自下令:“太后移居萯阳宫,依法待决。”这萯阳宫乃是关中最狭小的行宫,国君很少亲临,实际已经是多年的冷宫。此令一下,朝野便是一阵哗然!然则,毕竟是大乱新平,毕竟是太后有过,朝野之心关注的终究还是秦王冠礼,一时倒也无甚汹汹议论。

加冠大礼是井然有序地。吕不韦率咸阳全体朝臣如约赶到。嬴政在雍城太庙沐浴斋戒三日,而后祭天祭祖。四月十二日这天正午,冠礼在雍城大郑宫正殿隆重举行。纲成君蔡泽司礼。文信侯吕不韦为秦王加冠。昌文君嬴贲代先祖赐秦王穆公剑。冠剑之礼成,太史令当殿清点了秦王印玺与各方呈出的兵符,一一登录国史。此后吕不韦当殿宣示:自请去“仲父”名号,还政秦王。

秦王嬴政颁布了第一道亲政诏书:文信侯吕不韦加封地百里,仍领开府丞相总摄国政;其余封君、大臣、将军,凡平定嫪毐叛乱有功者,皆着文信侯酌情加地晋爵;所有参战内侍,皆晋军功爵一级;王绾进长史,职掌王城事务;蒙恬进咸阳令兼领咸阳将军,职掌国都军政;王翦进前将军,副桓龁总署蓝田大营军务;内侍赵高进少府,职掌王室府库。

“秦王明察!”

诏书宣示完毕,大臣们立即异口同声拥戴,终于松了一口气。多年来,秦国政出多头传闻纷纷,朝野对这个新秦王也是越来越扑朔迷离,在咸阳的大臣们更是如此。当年立太子时都说这个嬴政才具如何如何了得,然即位九年,也未见得有甚惊人见识出来,人们便有些不知所以了。然则无论一个人如何令人难以揣摩,只要他做了国王而且亲政,终究便要显出真山真水。这亲政第一关便是摆布朝局,一道诏书便见政风。若依着朝野风传的嬴政秉性,秦王大封追随他平息嫪毐之乱的一班后生也未可知。果真如此,朝臣们也无话可说。毕竟,除去嫪毐这个令人腻歪的龌龊之物,也亏了年轻的秦王与几个年轻的辅佐者。然则果真大封,譬如封君或拜将相,朝臣们还是不以为然的。毕竟,邦国之大爵大位非一功之得也!如今这亲政第一道诏书一发,大臣们心下便是一声叫好——封赏工稳,合乎法度!这般看去,惩治叛乱人犯必也是循吕不韦宽刑安国一路,对太后事更不消说得了,果真如此,秦国安矣!

煌煌冠礼一毕,嬴政连夜回了咸阳,大臣们莫名惊诧了。

进咸阳王城的次日,嬴政立即进入国事,派长史王绾请来文信侯吕不韦,又召来廷尉、司寇、宪盗、御史、国狱长、国正监等一班行法大臣,在东偏殿举行了小朝会,专一计议对嫪毐乱党的定罪处罚。依照百余年传统,秦国法度严明,任何罪行历来都是依法定罪,从来没有过朝会商议某案的先例。然自吕不韦摄政,首开朝会议决蒙骜兵败事后,似乎又有了一种虽未成法但却已经为朝臣默认的章法:大刑可朝会,朝会可宽刑。因了人怀此念,一班行法大臣便都看着吕不韦不说话,显然是想先听听吕不韦如何说法。吕不韦心头却是雪亮,只泰然安座一口一口啜茶,根本没有开口之象。嬴政也不失措,犀利的目光只反复巡睃着一个个正襟危坐的大臣,分明在耐心地等待着第一个开口者。

“既是涉法朝会,老臣等无以回避。”终于,黝黑枯瘦满头霜雪的铁面老廷尉开口了,“老臣等所以默然以待,实则欲等秦王与相国定得此案准则:依法问罪乎?法外宽刑乎?若是依法问罪,事体便简单明了:臣等依法合署勘审,依法议定刑罚而后报王定夺。勘审之先,似无须朝会计议也。今行朝会,老臣等揣度便是要法外宽刑。果真如此,秦王、相国便得先行定得分寸。否则,老臣等无以置喙也。”

“臣等正是此意。”几位大臣异口同声。

“文信侯以为如何?”嬴政淡淡问了一句。

“国有法度,自当依法。”吕不韦正色叩着座案,“然则,法无万千之细。若确有特异人事,亦当就事就实妥善处置。当年蒙骜宽刑,便是量事量情而宽,设若不宽,秦军大将几无存焉!诸位既为邦国大臣,便当处处为邦国长远计,当严则严,当宽则宽。若事事要王先定分寸,我等臣工职司何在?”

“文信侯差矣!”铁面老廷尉依旧是永远平板的黑脸,“当宽则宽,当严则严。王道人治之论也,非法治之论也。但有律法在前,宽严尺度便在律法,何罪何刑可谓人所共知。执法所能斟酌者,刑罚种类也,刑差等级也,流刑之远近,苦役之长短也。何来律法已定,而由人宽严之说?由人宽严者,三皇五帝也,三代之王也,非秦国百余年法统也。秦法虽严,王亦有个例特赦之权,若确欲宽刑,自当王先授意,而臣等斟酌如何实施,何错之有也?”一番话竟扯出了法治人治之争,殿中一时默然。

作品简介:

第四部是秦国连续度过三次交接危机的惊险低谷史。以蔡泽入秦路遇相学名家唐举预言命运拉开序幕,故事迭次展开:蔡泽错以急流勇退的自保之道说范雎,反遭范雎蔑视,唐举密见老友,介绍蔡泽的计然富国才能,范雎上书举荐蔡泽为相,决然辞官隐退,与鲁仲连路途相遇一起南下游历;鲁仲连领引范雎在陈城结识吕不韦,引出吕不韦的商旅人生;吕不韦北上邯郸,巧遇秦国人质王孙异人而雄心大动,最终决意弃商从政,吕氏传奇由此展开。

吕不韦以雄厚资财入咸阳周旋,使王孙异人成为太子嫡子;赵国平原君警觉人质逃走率军追杀,吕不韦得百名义士血战掩护,方与异人归秦。秦昭王病逝,老太子柱(秦孝文王)继位一年又病逝,异人(秦庄襄王)继位,任用吕不韦为丞相推行新政;庄襄王在位三年病逝,此前已经迎回的十三岁少子赵政继位,吕不韦以“相邦”、“仲父”身份与太后共同摄政;期间吕不韦两次主持交接大局、稳定朝野、拓展国土,声望大增,但与太后赵姬之暧昧纠葛却惹来王族元老非议;吕不韦以非常手段解脱自己,使胡人嫪毐与赵姬私通,赵姬以摄政太后权力封嫪毐为长信侯,专权淫乱宫闱,蓄谋政变夺位,酿成秦国历史上的最大丑闻。

少年秦始皇与吕不韦联合,一举铲除嫪毐叛乱势力,贬黜太后回赵国原籍;秦始皇二十一岁亲政,吕不韦为消弭秦国法制的峻猛重刑,召集门客作《吕氏春秋》确立杂家治国方略;个性强悍的秦始皇坚持商鞅法制,与吕不韦政见严重对立;吕不韦决意公布《吕氏春秋》,欲以朝野公议决定治国方略;秦王政面临巨大压力,与青年李斯、王翦、蒙恬等新锐势力结成护法同盟,图谋对抗吕不韦集团,秦国又一次面临转折危机,引出第五部。

作者:孙皓晖

标签:孙皓晖大秦帝国阳谋春秋

大秦帝国IV:阳谋春秋》最热门章节:
1第十三章 雍城之乱 第五节 血火冠剑日 乱局竟未息2第十三章 雍城之乱 第四节 一柱粗大的狼烟从蕲年宫端直升起3第十三章 雍城之乱 第三节 雍也不雍 胡憯莫惩4第十三章 雍城之乱 第二节 功业不容苟且 谋国何计物议5第十三章 雍城之乱 第一节 冠剑将及兮 风雨如磐6第十二章 三辕各辙 第六节 幽幽梁山 乃见狂且7第十二章 三辕各辙 第五节 巴蜀寡妇清 咸阳怀清台8第十二章 三辕各辙 第四节 吕不韦终于立定了长远方略9第十二章 三辕各辙 第三节 初行出山礼 老荀子慷慨一歌10第十二章 三辕各辙 第二节 苍山大师与谜一般的二十一事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