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的悲剧 精彩片段:
第五部 真相
当时的生命态度,
希望你不要忘记,
因为你就是我的青春。
第十八章
他走在繁华市街的杂沓人群中,沿着人行步道往西行。双手插进夹克口袋中的他,微微低着头踽踽独行,毫无目标地茫然向前走。
今天是星期五的上午,时间是无法称之为清晨、也尚未到中午的尴尬时分。云层在前一晚时已经散去,到了黎明时分终于放晴了,如今已是一片透明的蓝天。清澈的阳光照遍视野的各个角落,大街的街景宛如明亮水彩画的素描,马路上没什么车辆,空气中也没有都市特有的浑浊,只有令人为之振奋的清晨气氛还残留在原地,人行道上路人的脚步似乎也受到这种气氛的感染。
路上还没有可以称之为人潮的行人,只有看到几个跑外务的业务员和身穿工作服、感觉很俗气的女性上班族。距离午餐还有一段时间,在路人的脸上找不到悠闲的表情。每个人都行色匆匆,一下子就融入了范围广大的商业地区复杂的交通系统,那些东张西望地寻找公车站的观光客和一群参加毕业旅行的学生,感觉就好像来错了地方。已经有几家商店刚打开铁卷门,站在店门口叫卖的伙计还无暇招徕客人,正忙于陈列商品。只有翘课来这里玩的学生,和在家里闲得发慌、出门搭敬老公车打发时间的老人信步走在街上。然而,差不多再过一个小时,街上就会挤满以百货公司购物客为首的各种不同目的、不同打扮、不同长相的人潮。不久之后,这分清澈的空气中将充斥着煤烟和人群散发的热气,宛如明亮的水彩风景画被涂上了浓烈的油性颜料,星期五午后特有的喧嚣和活力渐渐为期待已久的周末做好准备。
即使如此,此刻仍然可以隔着淡妆看到白皙的素颜。他用外来者的目光欣赏着眼前的街景,从河原町来到四条通后,是一片和其他都市相差无几的闹区景象,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属于这片土地独特的干净气氛。比起一般人只认为这里是有着一千两百年历史的古都,或是日本自古以来文化的中心,他更觉得京都这片土地是一个极其干净透明的地方。更不可思议的是,只要听到京都这个地名,他总是会想起坂口安吾☾1☽。他喜欢安吾在战争期间和战后所写的散文与自传小说(但对于侦探小说的见解小有歧见),经常在陷入瓶颈,不想做其他事的时候看他的作品,每次都有一种通体舒畅的感觉,然后就莫名其妙地产生了动力。这种通体舒畅的感觉和对京都的印象,在他内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本来对京都并不熟悉,可能是安吾的散文中经常出现京都,才会让他产生连结吧!
每当安吾在东京的生活遇到瓶颈时,就会直奔京都,在那里认真思考,重新自我检讨。在充分考虑,得出结论后,再度回到东京,一切重新开始。观察安吾的生涯,发现他一直重复这样的过程。比方说,在《日本文化私观》中便详细记录他寄了一封绝交信给交往五年的恋人矢田津世子,和昭和十二年初冬至翌年初夏滞留京都期间的事,这段期间也刚好和创作《吹雪物语》的时期重叠。“如同垃圾般被丢弃在没有一个熟人的百万都市,孑然一身,一切都是那么冷漠无情、漠不关心。在这分孤独中,我埋没大半辈子投入造墓的工作,然后衷心祈愿可以在此获得重生。”安吾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京都这片土地,进行这项孤独的工作。
即使不需要提起西田几多郎这些战前的京都学派来佐证,也可以发现京都的确存在所谓的知性风土(但安吾曾经抨击西田和黑格尔的想法荒谬之极,假装成熟,玩什么冥想)。虽然并非适合定居或深耕的地方,却是远离烦琐的现实,彻底埋头思索的绝佳场所!他曾经好像中毒般一次又一次阅读〈二十七岁〉、〈三十岁〉等短篇,经常觉得在不久的将来,自己也会遇到这种困境,必须在孤独中,埋没半辈子投入造墓的工作。这种时候,他最先想到的就是京都这个城市。这种对解脱的憧憬和放眼望去净是一片透明、空旷,又有干爽的风吹拂的沙漠,感觉十分相像。
——沙漠。他对从这个环境解脱产生难以克制的渴求。令疲惫不堪的旅人双眼迷惑的绿洲的海市蜃楼。梦境的尽头。他在陌生人来往穿梭的街头徘徊,宛如被埋入透明的流沙中,像无言的修行僧般默默地往前走,专心一致地思考着清原奈津美的日记。三月十日下午,奈津美在四条通看到了什么样的海市蜃楼?她遇见了六年前死去的男人亡灵吗?果真如此的话,纠缠奈津美的亡灵也会出现在葛见百合子面前吗?
二宫良明的幻影迷惑了那两个人的双眼,把她们逼上绝路,他很希望此刻可以回到自己身上,所以才会漫无目的地踽踽独行。希望那片海市蜃楼赶快出现,说出逝去的春天魔法的玄机吧!
落在车道上的影子突然变淡了。被风吹散的云朵碎片从太阳面前掠过,像一缕薄纱般使阳光变得朦胧,街景则像拉长了身影般变得扁平。可是,这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同样的风驱走了云,路面上的影子恢复了原先的浓度,眼前的景色轮廓变得清楚,色彩也鲜明了起来。
“法月!喂,纶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