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谍影3·火烧连营 精彩片段:
尾声
魏朝大军分三路南下,却未能攻入江东。
他们在魏吴边界上遭遇埋伏,折损前锋兵力之后,只得退回魏境。吴王孙权卑辞上书,称扬州百越之地蛮夷造反,无法按照魏朝要求裁撤兵力。又称世子孙登体弱多病,不宜前往许都为质。魏帝曹丕接到上书,认为孙权表面谦恭,实则讥讽自己,于是亲率大军开赴宛城。曹丕沿江巡视,见吴军戒备森严,江防严密,默然不语地退回中军大帐。魏吴两军隔江对峙,各有征伐,互有胜败,但并无大战。
吴王孙权在江夏郊劳陆逊,拜陆逊为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即改封为江陵侯。陆逊受封之后,返回武昌,闭门谢客。传闻陆逊受封之后,并未宴请宾客,而是端坐书房,重新整理家规家训。解烦营送来陆延的遗体,他都没有去看上一眼,直接命人匆匆下葬,连族中祠堂都未入牌位。
陆安在书房外等了两天,但除了送入每日三餐的长随,陆逊似乎不愿意见任何人。就在陆安觉得没有希望的时候,门终于开了。陆安躬身走进房内,看到油灯下,摆满了竹简、布帛、纸张。这些并不是传闻中的家规家训,而是陆延与陆逊之间的来往书信。
陆安恭恭敬敬地上前,将一张布帛呈了上去。那是陆瑁执笔的陆延生平,待陆逊审定之后,编入家谱。陆逊展开那张布帛,一字一字地读着,脸上始终木然。布帛上的记载毫无偏颇,用很淡漠的文字书写着陆延的一生,功过是非只字未评。
陆逊闭上眼睛,仰起头幽幽长叹。末了,他提起了笔,用一道道粗重的墨迹将那些文字全都划去。在陆延的名字下面,仅仅写下了两个小字:早夭。
许多年以后,无论是史书记载还是世人传颂,关于江东陆家,辉赫有名的只有火烧八百里连营的陆逊陆伯言。至于陆逊的长子陆延,即便他哭过,笑过,怒过,喜过,为了陆家背负了多少罪孽和鲜血,都不会有人知道。或许有好事者,皓首穷经地翻遍稗官野史,试图找到关于陆延的只言片语。
但他们的视线无一例外,都徒劳无功地落在陆逊写下的那两个字上:早夭。
已经到了秋天,巷子两侧的桐树开始落叶,在石板上铺了一层浅黄。
贾逸在巷子的尽头站了很久,终于抬起腿,踩了上去。出乎意料的是,脚下的叶子虽然即刻粉身碎骨,却没有发出什么声响。他缓缓朝巷子中间走去,在一栋平凡的小院前停下。
黄土夯实的院墙,清漆斑驳的木门,还有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贾逸拿起那把铁锁,在木门上重重磕了几下,然后转过身,看着对面的小院。一阵轻快的脚步声响起,院门“吱呀”一声开了,露出一张秀气的笑脸。
见对面站着的是贾逸,这位姑娘微微一怔,有些失望地低下了头。仅仅一瞬过去,她又抬起了头,眼睛亮了起来:“我记得你,你是贾公子,在衙门做事的差役。”
贾逸点了下头:“林公子跟你提起过我?”
“是啊。”她拢下头发,有些害羞地问道,“你也来找林公子吗?他已经好久没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