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归来 精彩片段:
现实与虚构 混乱与惨败
——评厄普代克的《兔子归来》
一、继承与创新
西方的文学创作随着亨利·詹姆斯的崛起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他1843年出生于美国,后来定居在英国。他第一个把小说作为一门艺术进行了探索和创作试验;第一个作为大西洋两岸文化的解释者描写了两岸人民的关系和矛盾;第一个把对人物外部的刻画转移到描写内心,以揭示生活中真正的经验和感悟。于是,文学作品就显露出来它本来就应具有的心理学和哲学上的意义;而对于纤细感受和情绪进行的惟妙惟肖的描写就开创了一代新风。从此以后,许多作家都围绕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荒诞以及个人精神上的异化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试验。他们把拥有变化不定、庞大复杂心理结构的主人公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直接进入作品世界,随主人公而感受、体验。由此,在诗歌中产生了未来主义、印象主义,在小说中产生了意识流,在戏剧中产生了表现主义,以及随后产生的存在主义文学、女性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和达达主义等。他们把人们所感受到的压抑、空虚、恐惧、失望、绝望等用不同的奇特手法表现出来,借以表达作家对人类生活的看法和解释。读者通过那些没有英雄气概、没有远大理想而只有错乱神经、猥琐气息的凡夫俗子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并在和艺术家的沟通中感受到一点难得的谅解和安慰。然而,这些反英雄并非真的是荒谬怪诞、神经错乱的疯子,而是些有感受、有思想的生灵。只是面对荒诞错乱的世界,他们因不愿仿效而又无所适从。反之,作品中的“正常人”则往往是被物质化社会所毒化的帮凶。这样,作者对社会的嘲弄、讽刺和批判就通过这种形式表达了出来。当然,这是作家的看法。
现代主义的各种技巧被一些文学大师如约瑟夫·康拉德、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娅·伍尔夫、尤金·奥尼尔、阿瑟·米勒、威廉·福克纳、贝克特、冯尼哥特、约瑟夫·海勒、帕特里特·怀特、弗朗茨·卡夫卡等表现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到了20世纪中期,任何作家都受到严重的挑战。首先必须树立新的风格就成为新一代作家的最大难题。作为哈佛大学英国文学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厄普代克就深知责任之重大。他基本抛弃了那些红极一时并能因此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现代技巧,转而采用现实主义作为创作的基本方向。他1957年正式开始文学创作时,其学者因素看来大于创作家的因素。为他赢得声誉的《兔子,跑吧》是部严格按照哲学观念进行构思规划而创作出来的作品,明显带有思考讨论的成分。不过那艺术的笔触把它包装得非常好,反而能使读者乐于深入到那个年代,去和主人公一块儿探索、一块儿失落。追求过程中的主人公始终被阴影所笼罩,就像那网状的公路交通一样,他怎样奔跑追求都挣脱不了网的束缚。然而,主人公的探索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人人都有个从无知到有知的探索过程;并且只有通过这个过程,主人公的个性特点和命运方能得到展现。
厄普代克不仅通过在扉页上引用哲学家帕斯卡尔(1623—1662)《思想录》中的语录,来暗示该书所具有的哲学思辨过程和结果,更通过主人公与两位教士的讨论,以及多个富于寓言的人名地名来揭示该书所具有的哲学深度。帕斯卡尔说道:“神恩的运动,内心的顽固;外界的环境。”这三个表示帕斯卡尔直觉主义精神实质的短语,便是理解主人公精神活动的钥匙。它暗示出主人公只能在单个维度或联系中进行思维,一时只能处理一种关系,也搞不清活动是可逆的。这样一来,方方面面就得不到平衡,灾难就不可避免,他却无法解释灾难产生的根源。于是,他认为要避免灾难的唯一办法就是返回到原出发点,静止不动。
厄普代克最认真的哲学思辨更表现在1963年出版的《马人》之中,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但这都反映出作者在创作之初对哲学、神学、神话等知识在小说中进行运用的重视,且都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作者在该作品中暗示了57个神话人物,如喀戎、普罗米修斯、维纳斯、阿波罗、阿喀琉斯、赫拉、赫尔墨斯、潘多拉、宙斯等;若非有深厚的古希腊罗马神话知识,要真正理解这部小说就实非易事。作者以其当中学数学教师的父亲为原型塑造了另一个中学教师考德威尔,以他本人为原型塑造了儿子彼得。彼得不理会人生的悲哀,立志继承父亲的精神以求不朽。这样,厄普代克也就在此时顺便向世人暗示了他未来的雄心壮志。
这是他初次创作时的表现,到了兔子四部曲中,他就有了自己的独创风格。《兔子,跑吧》和《马人》的创作显然为后三部“兔子”小说打下了必要的埋伏;不过作者可能是为了强调象征着末日的数字9的重要,而把与9没关系的《马人》置于一边,另作独篇。但是,在以原始文化和象征的引入运用以增加作品的深度方面,这两部作品都具有共同的特征,从而标志着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正处在形成阶段,并且已显露出成功的端倪。在后三部“兔子”小说中,这种风格就被更娴熟地运用和发展起来了。
二、构思与阐释
如果说厄普代克在《兔子,跑吧》中主要探讨基督教哲学对人性的影响,在《马人》中探讨神话对人类精神的呼唤,他在此后七年间发表的作品中就主要探讨了性爱和人生的关系及影响。在《兔子归来》中,他还着重探讨了不断加剧的国内外政治局势对人生的制约和捉弄。这样,在前两部兔子小说中的一跑一归就构成主人公生命的第一阶段:处于精神和物质都非常贫困的迷惘之中,时时摆脱不了死亡的威胁,但不乏善良的本性和追求的勇气。当主人公通过继承岳父的财产而进入中产阶级之后,主人公就进入了他生活的第二阶段(后两部“兔子”小说),此时他享受着物质上的富裕,而精神上却更加空虚、无为,任凭儿子挥霍家产,从而预示着大灾难的到来。
“兔子四部曲”的创作历时30年之久,但作者罕见的记忆力和独特的创作技巧把四部书紧紧连接在一起,而每部书又可独立成篇。它不同于传统的家世小说;作者把焦点集中在美国社会的一个下层家庭中一个本来是有点前途的小伙子及其家人身上。通过这个青年人的一生,作者审视了一个人的生活、思想、追求、失落、危机、孤独、恐惧,并使之成为一个被遗弃、被孤立、被操纵、被玩弄的没有归宿、孤立无依的生灵;唯一伴随着他的是那与日俱增的失望、绝望和恐惧,以及一连串的磨难和不幸。贯串始终的其他人物及小城环境,便成为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主人公哈罗德·安斯特朗(Harold Angstrom),昵称哈利(Harry),因其青年时在篮球场上的突出成绩和追逐女性而被队友称为“兔子”。当作者在《兔子,跑吧》中描写托瑟罗的妻子看起来“痛苦[harried]而庄重”,以及鲁丝穿着“皱巴巴[harried]的棉布裙子”时,他就似乎在提醒读者注意“哈利”的含义:“掠夺,蹂躏;苦恼,折磨。”这样,主人公实际上是位“饱受折磨的哈利”(harried Harry)。
哈罗德(?—1040)系英格兰国王(1019—1035)克努特(995?—1035)的私生子,父王死时他趁机自立为王(1035—1040)。这位强有力的国王和卓越的将军,却因挪威国王和诺曼底公爵威廉的同时进攻而死于威廉之手,英格兰从此为威廉所得。安斯特朗来源于瑞典光谱学家A.J.安斯特朗(A.J.Ångström)。这个物理学家发明了一个10米的长度单位来测量无限小的物体和波长。根据他的贡献,这个单位就用他的姓氏命名,并略作Å。用这个单词作为主人翁的姓氏,一则暗示了他作为蓝领工人在社会上所处的被人忽视的地位;其次,Angstrom中的前五个字母Angst意为对“(时世的)忧虑,疑惧”,而这个丹麦词在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三,在德文中,Angstrom意指“忧伤,困境”。可见,在一个以强欺弱的社会结构中,作者选取此词是想从各个方面来暗示哈利地位之卑微,以及不可避免的灾难和忧伤。
诨号“兔子”至少也有三方面的含义:其一,作为一个善良的动物,它具有快速奔跑的特点,暗指哈利有善于逃避生活的特点;其二,在实验室里兔子是非常合适的实验动物,意味着哈利在社会上是被作为牺牲品的角色;其三,作为美国俚语中的贬义词,它指那些不知疲倦追逐女性的男人,而哈利在四部曲中共有七八个情人,如鲁丝、吉尔、佩吉、塞尔玛等;如此以来,二战后美国人的颓废精神状态和生活结局就尽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