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诸神之死:叛教者尤里安_附录 自传随笔

德·梅列日科夫斯基
外国小说
总共51章(已完结

诸神之死:叛教者尤里安 精彩片段:

附录 自传随笔

我已故的父亲对我讲过,我的曾祖父费奥多尔·梅列日基曾经在乌克兰的格卢霍夫城当军队司务长。祖父伊万·费奥多罗维奇在十八世纪末保罗一世皇帝在位期间来到彼得堡,他作为贵族进入伊兹玛洛夫团任下级军官。可能就在那个时候,他把自己的小俄罗斯姓氏梅列日基更换成俄罗斯姓氏——梅列日科夫斯基。后来,他从彼得堡调到莫斯科,参加了1812年战争。

我的父亲谢尔盖·伊万诺维奇于1812年生在莫斯科,其母是伊万·费奥多罗维奇的第二房妻子库尔勃斯卡娅。父亲住在罗戈日区,在利贝尔曼夫人寄宿学校受教育。1839年开始担任公职,起初在奥伦堡省长塔雷津手下供职,后来在宫廷事务大臣舒瓦洛夫伯爵手下任副科长,再后在宫内府任科长。亚历山大二世在位的整个期间,他都在宫廷大臣阿德莱尔伯格伯爵手下担任这一职务。

1853年,他娶彼得堡警察总局办公厅主任的女儿瓦尔瓦拉·瓦西里耶芙娜·切斯诺科娃为妻。

我于1865年8月2日生在彼得堡叶拉根岛上宫廷的一栋住房里,当时全家正在这里消夏。我直到现在还喜欢叶拉根公园没有生气的沼泽林莽和池塘,我们这些孩子读了很多迈因·里德和库柏☾1☽的书,在那里玩“野人”游戏。那里有一棵松树至今还完好无损,我当年曾在这棵松树上用木板在枝杈中间给自己搭了一个座位,像一只鸟儿似的高高地坐在那上面,读书,幻想,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远离人寰的自由自在的“野人”。记得我们钻进宫殿黑暗的地窖,只见潮湿的穹隆上垂挂着一个个钟乳石,在烛光下闪闪发亮。我们经常爬上那个宫殿绿色的平顶,从那里眺望海湾。记得我们划船,在十字岛的沙滩上架起篝火,烧土豆吃,仍然感到自己是“野人”。

冬季,我们住在鲍耶罗夫住宅楼,这是一栋老而又老的房子,早在彼得时代建造的,位于冯丹卡汇入涅瓦河的拐角,紧挨着洗衣作坊桥,正对着夏园:一面是彼得一世的夏宫,另一面是他的小房和彼得堡最古老的木头的三位一体大教堂。住宅是公家的,很宽敞,分为两层,有许多房间,有起居室,也有客厅。窗户朝北;房间很大,很阴暗;室内陈设和气氛很严肃,是个典型的官吏之家。父亲不喜欢孩子们吵嚷喧哗和妨碍他工作,我们经过他书房的门时都得踮起脚来走路。

我现在觉得他有许多优秀品质。可是,他背负着尼古拉时代官吏的重担,变得冷酷而阴郁,不善于安排家庭生活。我们兄弟姐妹九人:六男三女。我们童年时代生活得相当友好,可是后来却分道扬镳了,因为我们彼此之间没有来自父亲方面的真正的精神联系。

我在男孩子中间是最小的一个,母亲最疼爱我。如果说我身上有善良的素质,那么只应该归功于她一个人。

我七岁或八岁那年,差一点儿没有死于白喉。只有母亲护理我。

父亲时常长期出差,或是出国,或是到克里米亚南岸的利瓦季亚去——当时多病的皇后正住在那里,父亲把子女留给老女管家阿玛利娅·克里斯蒂雅诺芙娜照管。她是雷瓦尔的日耳曼人,很善良,但并不聪明,胆小怕事。我谈不上喜欢她,只不过是作为一个孩子对她颇有好感。我还有一个年老的保姆,她经常给我讲俄罗斯童话和圣徒行状。我至今还记得她那个昏暗的圣像角,神灯静悄悄地亮着,孩子祈祷时体验到的幸福感以后便一去不复返了。我并不非常喜欢到教堂去,我觉得身穿华丽袈裟的神甫很可怕。

父亲有时应母亲的要求带我到克里米亚去,我家有一处小庄园坐落在到乌昌苏瀑布去的路旁。我在那里第一次感受到南方大自然的优美。我还记得奥列安德辉煌的宫殿,可是那里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墟。白大理石圆柱在湛蓝的大海的衬托下——对于我来说永远是古希腊的象征。

我在第三古典中学受教育。那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是古典主义最沉闷的时期:没有任何教育可言,唯有扼杀生机的死记硬背和循规蹈矩。校长——日耳曼人莱摩尼乌斯老得昏聩了,他的姓氏倒也名副其实。教师们都是利欲熏心之徒。他们中间任何一位都不能让我怀念其好处,唯有拉丁文教师克斯莱尔除外。他是一本著名语法书的作者,本来也没有给我们做过好事,不过最低限度他是用善良的目光看我们的。

我跟同学们很少合得来:我性情孤僻而腼腆。我只跟叶甫。索洛维约夫比较亲密,但也并非特别要好,他后来成为政论家和批评家(现在已经故去了)。我跟他交往并非由于性格相近,而恰恰是由于性格相反:他是个怀疑论者,而我当时已经有些是神秘主义者了。我从十三岁开始写诗。我记得第一首诗的前两行是:

乌云从天穹垂落,

露出晴朗的蓝天。

作品简介:

本书为俄罗斯作家德·梅列日科夫斯基所著《基督与反基督三部曲》之一《诸神之死:叛教者尤里安》。

这部小说取材于罗马帝国的历史,反映了基督教和多神教的残酷斗争,刻画了罗马皇帝尤里安的悲剧形象。

小说从尤里安的童年写起,描写了他一生的活动。这位君主在基督教产生三百年以后宣布宗教自由,企图恢复古希腊时期的多神教。因为他推崇古希腊艺术,把奥林匹斯诸神视为美的理想、力量的源泉。尤里安在历史上被基督教会宣布为“叛教者”,本书却把尤里安刻画成一个悲剧性的英雄,对他充满同情。

作者:德·梅列日科夫斯基

翻译:刁绍华赵静男

标签:德·梅列日科夫斯基诸神之死基督与反基督三部曲俄罗斯宗教历史

诸神之死:叛教者尤里安》最热门章节:
1附录 自传随笔2第二部 二十一3第二部 二十4第二部 十九5第二部 十八6第二部 十七7第二部 十六8第二部 十五9第二部 十四10第二部 十三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