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恩惠_

托妮·莫里森
外国小说
总共5章(已完结

恩惠 精彩片段:

渐渐地,正是在莉娜的陪伴下,她的痛苦才从体内一点点渗漏出来。

“我为一件撕破的衬衫责骂她,莉娜,而一转眼我就看到她躺在了雪地里。她的小脑瓜像鸡蛋壳似的破裂了。”

若是在祈祷中提及个人的不幸,若是没有在苦痛中顽强地活着,若是让上帝知晓她对他的关照并不那么感恩戴德,都会让她感到无地自容。可是她生过四个健康的宝宝,却眼瞅着其中三个在不同时候害上这样或那样的疾病,相继死去,接着又眼睁睁地看着她的第一个孩子,活到五岁的帕特丽仙——她曾带来那样一段令丽贝卡难以置信的幸福时光——在她怀里躺了两天后,因头部破裂亦离她而去。她被埋葬了两次:先是在一具盖着毛皮的棺材里,因为土地没法接受雅各布做的这个小箱子,他们只好把她丢在那里面挨冻;第二次是在暮春时节,他们总算在有再洗礼派教徒参加的情况下把她葬在了三个弟弟中间。虚弱,生脓包,还没来得及用哪怕一整天的时间去悼念雅各布,她的悲痛就如救命稻草一样被急急地扯断了。她自己的死才是她现在应该关注的。她听得见马蹄在屋顶上嗒嗒地响,看得见马背上那个披着斗篷的黑影。然而只要眼前的折磨一缓解,她的思绪就会离开雅各布,飞向帕特丽仙那缠结的头发、那块又硬又黑的肥皂,她一遍遍地冲洗,要把每一绺蜜棕色的头发从那可怕的、如同她的大脑一样暗黑下去的血里解救出来。丽贝卡从不去看那具在毛皮下等候雪融冰消的棺材。然而当大地终于解冻,当雅各布能够用铁锹铲出一个小坑,当他们把棺材放下去的时候,她不顾地面潮湿一屁股坐下去,紧紧抱着胳膊肘,凝视着落下去的每一块泥,每一团土。她在那里待了一整天又守了一整夜。雅各布、“悲哀”或莉娜,谁也没法把她弄起来。那位牧师也不行,因为他和他那伙人曾经以他们的信仰剥夺了她的孩子们获得救赎的权利。他们一碰她,她就厉声咆哮,把毯子从肩头甩掉。他们只好不去管她,一边摇头,一边小声祈祷,请求主原谅她。黎明时分,雪花轻撒,莉娜来了,她在坟头摆上珠宝和食品,又撒了些有香味的树叶,告诉她,男孩们和帕特丽仙现在都成了星星或者其他同样可爱的东西:黄黄绿绿的鸟、好玩的狐狸,或是聚在天边的玫瑰色的云彩。不错,这是些异教的玩意儿,但比起丽贝卡从浸信会教众那儿学会并反复听到的“我接受并愿意在审判日见你”之类的祷告词,这些话要让她受用得多。曾经某个夏日,她坐在家门口做针线,说着些亵渎神灵的话,而莉娜在她身边搅拌着锅里煮着的亚麻布。

我认为上帝并不知道我们是谁。要是他知道,我觉得他会喜欢我们的,不过,就我看,他并不了解我们。

可是他造了我们,太太。不是吗?

他是造了我们。可他也造了孔雀的尾巴。那活儿恐怕更难吧。

哦,可是,太太,我们能说会唱,孔雀可不行。

我们需要说和唱。孔雀用不着。我们还有什么呢?

我们有思想。有手做东西。

这也好。可那是我们的事。与上帝有什么关系。他在这世上做着一些别的事。他没把我们放在心上。

假如他不是在盯着我们,那他又在做什么呢?

天晓得。

她们直笑得唾沫飞溅,就像藏在马厩后面兴奋地说着危险话题的小女孩们。她说不准帕特丽仙被马蹄子☾1☽踹那事是责难还是事实胜于雄辩的嘲讽。

此刻躺在床上,勤劳、灵巧的双手给裹在布里以防她把自己抓出血来,她弄不清自己是在说,还是仅仅在想。

作品简介:

故事从一双鞋开始。八岁的佛罗伦斯一直在乞求一双鞋,妈妈却说要鞋穿很危险很野。她把儿子留在身边,用女儿为主人抵了债。

如今,佛罗伦斯的爱人也不辞而别。在黑漆的夜里,她跋山涉水去找他。森林里有可怕的庞然大物出没;一群骑马的土著男人将她团团围住;那些陌生人怕她是魔鬼,隔着远 远的距离检查她的身体,眼里没有一丝一毫的认可,但她没有退缩。她相信爱人会为她提供保护……

可是,最终她得到的却是——

丢失的纯真,破碎的梦,和一双像柏树一样坚硬的脚底板。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直面纯真与梦的破碎

☆《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好书

☆当她开口讲话,整个美国都洗耳恭听。——《观察家》

☆奥巴马、 希拉里、厄普代克、拜厄特的文学偶像

托妮·莫里森毫不退避的叙述方式因其简洁而愈发震撼人心;读者的心被牢牢抓住,直到最后一页,达到痛苦的高潮。——《出版家周刊》

托妮·莫里森优雅、智慧、体贴,和你期望中的她完全吻合。她是一位引人瞩目的作家,也是一个引人瞩目的女人。——奥巴马

她已经成为美国良知的象征,而她越是年迈,越是银发苍苍,就越是显出这种风骨来。——《观察家》

这个故事不仅是对丢失的纯真与破碎的梦的悲痛诉说,而且是托妮·莫里森最令人难忘的作品。——《纽约时报》

作者:托妮·莫里森

翻译:胡允桓

标签:托妮·莫里森恩惠美国外国文学

恩惠》最热门章节:
12345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