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恩惠_

托妮·莫里森
外国小说
总共5章(已完结

恩惠 精彩片段:

太太闭上眼。再睁开时,那双眼睛呆滞无神,她用一只裹着绷带的手背揉了揉它们。她一再向他致谢,随后吩咐莉娜去给他准备些吃的。他离开房间时,莉娜跟在后面。“悲哀”也随着出来,但在此之前她转身看了最后一眼。于是她正好看到太太掀掉被子,跪到地上。“悲哀”看着她用牙齿松开包着双手的绷带,然后将两只手掌合在一起。她扫视了一圈这间平时不准她进入的房间,注意到湿淋淋的枕头上粘着一簇簇的头发;还注意到太太那从睡袍下露出的苍白的脚底板看上去是多么无助。她跪在床边,头低垂着,仿佛在这世上孑然一身。“悲哀”明白了,无论有多少仆人都无济于事。也无论她们如何照顾与奉献,对她来说都不重要了。太太如今没有一个人可以依靠——一个都没有。除去她正悄声低语的那个对象:“感谢您,我的主,感谢您赐予我宽恕和仁慈。”

“悲哀”踮着脚尖走开了,出屋进到院中,松树的清香抹去了病房的气味。某处,一只啄木鸟正在咚咚啄树。几只野兔跳进那一小片萝卜地,“悲哀”想去赶,但沉重的身子已使她筋疲力尽,她于是决定不去管了,转而坐在了屋阴下的草地上,抚摸着一动一动的突起的肚皮。在她上方,透过厨房的窗户,她能听到铁匠进餐时刀叉的碰撞声和他移动杯盘的声响。她知道莉娜也在那里,但却一声不吭,直到椅子发出刮擦声,这表明铁匠站起了身。跟着莉娜提出了那个太太没有问的问题。

“她在哪儿?她还好吗?”

“当然”。

“她什么时候回来?谁会带她回来?”

一段对莉娜而言显得太久的沉默。

“到现在已经四天了。你不能强行留住她。”

“我为什么要那样做?”

“那么?告诉我!”

“她会在适当的时候回来。”

沉默。

“你要在这儿过夜吗?”

“过一部分吧。感谢款待。”

说着他便离开了。经过“悲哀”身边时,她朝他笑,他也报以微笑,接着就大步走上高坡往新宅那里去了。他缓缓地抚摸着那个铁件,这里的一条弧线,那里的一道焊接,又测试了下镀金的剥落情况。随后他朝老爷的坟墓走去,脱帽站在坟前。过了一会儿,他走进那栋空荡的宅子,并关上了身后的门。

作品简介:

故事从一双鞋开始。八岁的佛罗伦斯一直在乞求一双鞋,妈妈却说要鞋穿很危险很野。她把儿子留在身边,用女儿为主人抵了债。

如今,佛罗伦斯的爱人也不辞而别。在黑漆的夜里,她跋山涉水去找他。森林里有可怕的庞然大物出没;一群骑马的土著男人将她团团围住;那些陌生人怕她是魔鬼,隔着远 远的距离检查她的身体,眼里没有一丝一毫的认可,但她没有退缩。她相信爱人会为她提供保护……

可是,最终她得到的却是——

丢失的纯真,破碎的梦,和一双像柏树一样坚硬的脚底板。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直面纯真与梦的破碎

☆《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好书

☆当她开口讲话,整个美国都洗耳恭听。——《观察家》

☆奥巴马、 希拉里、厄普代克、拜厄特的文学偶像

托妮·莫里森毫不退避的叙述方式因其简洁而愈发震撼人心;读者的心被牢牢抓住,直到最后一页,达到痛苦的高潮。——《出版家周刊》

托妮·莫里森优雅、智慧、体贴,和你期望中的她完全吻合。她是一位引人瞩目的作家,也是一个引人瞩目的女人。——奥巴马

她已经成为美国良知的象征,而她越是年迈,越是银发苍苍,就越是显出这种风骨来。——《观察家》

这个故事不仅是对丢失的纯真与破碎的梦的悲痛诉说,而且是托妮·莫里森最令人难忘的作品。——《纽约时报》

作者:托妮·莫里森

翻译:胡允桓

标签:托妮·莫里森恩惠美国外国文学

恩惠》最热门章节:
12345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