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生活在别处_第三部 诗人自渎 17

米兰·昆德拉
外国小说
总共130章(已完结

生活在别处 精彩片段:

第三部 诗人自渎

17

这一天很美,夜晚同样美丽,但是雅罗米尔回家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妈妈神经质地在别墅的各个房间里走来走去。

“我在为你发抖!你在哪里?你根本没有想到我的感受!”

雅罗米尔仍然沉浸在这伟大的一天中,于是开始用他刚才在马克思主义青年小圈子说话的腔调回答她;他模仿着画家充满自信的声音。

妈妈立刻听出了这声音;她看着儿子的脸,而这张脸发出的声音是她失去的情人的;她望着这张不属于她的脸;听到的是不属于她的声音;面前的儿子仿佛是对她的双重否定,这对于她是不可忍受的。

“你简直要让我死!你简直要让我死!”她歇斯底里地叫着冲进了隔壁的房间。

雅罗米尔怔怔地呆在原地,很害怕,他觉得自己犯了很大的错误。

(啊,小东西,你永远也摆脱不了这样的感觉。你有罪,你有罪!每次你走出家门,都会感到身后有指责的目光跟随着你,而你回来时,她会冲你大喊大叫!你在这世界上走到哪里都像一只拴着长长皮带的狗!即便你已经走得很远了,你依然能够感到脖子上的这条皮带!即便你是和女人在一起,和她们在床上,你脖子上的这条长长的皮带也依然存在,在远处的某个地方,你的母亲手执皮带的另一端,她能从皮带一跳一跳的节奏上感受到你正全心投入的淫荡动作!)

“妈妈,我求求你,别生气,妈妈,我求求你,原谅我吧!”他惶恐地跪在她的床头,擦拭着她湿漉漉的双颊。

(夏尔·波德莱尔,你要四十岁了,可是你仍然害怕你的母亲!)

妈妈迟迟不肯原谅他,就是为了让他的手指在她的面颊上能够停留更长的时间。

作品简介:

《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画。昆德拉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具有“发展小说”的许多特点。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细的。创作过程当然不仅指下笔写作的过程,而且更广义地指一个诗人的全部成长过程。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

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部小说是“对我所称之为抒情态度的一个分析。”正是在这样的创作意图下,这部书最初曾被题名为《抒情时代》。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书中每一章 节的名称都展示了诗人生命历程的一个阶段。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他怎样读书,怎样恋爱,以及怎样做梦等等。关于时代的全貌和他人的活动都迟到了远处,一切观察的焦点都集中在主人公身上,并且与他的内心活动有关。有如激情的涧水,在时间的乱山碎石中流过,两岸的景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溪流将流向沃野还是沙漠。换句话说,作者在这里所关心的是诗人心理和精神上的发育。为了潜入到人物意识中最隐秘的角落,作者采用了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客观意识流的叙述方式:时间与空间交织(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事常常出现在同一段叙述中),现实与梦幻交织(第二章《泽维尔》完全是一个梦套一个梦),情节的跳宏,思考的猝然与不连贯,故意模糊主语的陈述,这些都使此书更接近于诗歌而不是小说。假如我们把书中这些抒情性的因素去掉,这部作品的内容就剩不下什么了。这种形式使我们更能切近诗人的内心活动,感触到诗人的激情是怎样产生和燃烧的。

作者:米兰·昆德拉

翻译:袁筱一

标签: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捷克外国文学

生活在别处》最热门章节:
1第四部 诗人在奔跑 172第四部 诗人在奔跑 163第四部 诗人在奔跑 154第四部 诗人在奔跑 145第四部 诗人在奔跑 136第四部 诗人在奔跑 127第四部 诗人在奔跑 118第四部 诗人在奔跑 109第四部 诗人在奔跑 910第四部 诗人在奔跑 8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