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生活在别处_第四部 诗人在奔跑 13

米兰·昆德拉
外国小说
总共130章(已完结

生活在别处 精彩片段:

第四部 诗人在奔跑

13

亲爱的大师,我们正处在爱情的年代;我十七岁。希望与幻想的年龄,就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如果说我给您看一些诗句,这是因为我爱所有的诗人,所有优秀的高蹈派诗人……请不要对这些诗句表示不满:……只要您愿意,亲爱的大师,只要在高蹈派诗人里给这些诗句一点点位置,我将多么幸福,多么充满希望……我不出名;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诗人都是兄弟。这些诗句坚信;它们充满爱恋,它们在希望:这就够了。亲爱的大师,来,靠近我:将我抬起来一点:我很年轻;请把手伸给我……

不管怎么说他是在撒谎;他十五岁零七个月;他还没能逃离夏尔维尔,逃离他的母亲。但是这封信将铭刻在他的记忆里,作为耻辱,作为虚弱与奴性的证明。而他最终将对他进行报复,这个亲爱的大师,这个老蠢蛋,这个秃头的泰奥多尔·德·邦维尔☾1☽!一年后,他残酷地嘲笑他的所有著作,他的诗中所充斥的风信子和颓废的百合,他又将寄去辛辣讽刺的信,就像一记挂了号的耳光。

但是现在,亲爱的大师还没有怀疑这潜在的仇恨,诗歌仅仅讲述了一座被法西斯分子摧毁、然后又在废墟上重建的俄国城市;一座他配以超现实主义神奇花环的城市;年轻的俄罗斯姑娘的乳房在街道间飘浮,仿佛彩色气球;天空下悬着一盏油灯,照耀着这座苍白的城市,而就在这城市之上飞着一架架直升机,仿佛天使。

作品简介:

《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画。昆德拉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具有“发展小说”的许多特点。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细的。创作过程当然不仅指下笔写作的过程,而且更广义地指一个诗人的全部成长过程。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

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部小说是“对我所称之为抒情态度的一个分析。”正是在这样的创作意图下,这部书最初曾被题名为《抒情时代》。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书中每一章 节的名称都展示了诗人生命历程的一个阶段。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他怎样读书,怎样恋爱,以及怎样做梦等等。关于时代的全貌和他人的活动都迟到了远处,一切观察的焦点都集中在主人公身上,并且与他的内心活动有关。有如激情的涧水,在时间的乱山碎石中流过,两岸的景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溪流将流向沃野还是沙漠。换句话说,作者在这里所关心的是诗人心理和精神上的发育。为了潜入到人物意识中最隐秘的角落,作者采用了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客观意识流的叙述方式:时间与空间交织(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事常常出现在同一段叙述中),现实与梦幻交织(第二章《泽维尔》完全是一个梦套一个梦),情节的跳宏,思考的猝然与不连贯,故意模糊主语的陈述,这些都使此书更接近于诗歌而不是小说。假如我们把书中这些抒情性的因素去掉,这部作品的内容就剩不下什么了。这种形式使我们更能切近诗人的内心活动,感触到诗人的激情是怎样产生和燃烧的。

作者:米兰·昆德拉

翻译:袁筱一

标签: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捷克外国文学

生活在别处》最热门章节:
1第三部 诗人自渎 252第三部 诗人自渎 243第三部 诗人自渎 234第三部 诗人自渎 225第三部 诗人自渎 216第三部 诗人自渎 207第三部 诗人自渎 198第三部 诗人自渎 189第三部 诗人自渎 1710第三部 诗人自渎 16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