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生活在别处_第六部 四十来岁的男人 10

米兰·昆德拉
外国小说
总共130章(已完结

生活在别处 精彩片段:

第六部 四十来岁的男人

10

他俩都在厨房里,忙着切面包,把火腿片和香肠涂上黄油;他们用开罐器开了一罐沙丁鱼;他们还找到一瓶红葡萄酒;从碗柜里拿出两个杯子。

过去她经常来四十来岁的男人家时,这是他们的习惯。看到这个已经被铭刻在底片上的生活片段一直在等着她,她觉得很欣慰,这一切都没有变,都不可能变,而她如今能够毫不费力地进入这片段;她觉得这是她从未体验过的最美的生活片段。

最美的?为什么?

这是她能够感到安全的生活的一部分。这个男人对她很好,而且对她毫无要求;对于他,她既没有罪恶感也不负有任何责任;她在他的身边总是那么安全,就像某些时刻,我们超越了自己的命运时所产生的那种安全感;此时,她真的感到非常安全,就像演戏时,第一幕之后,帷幕落下,幕间休息开始了;其他人物也都纷纷揭下面具,无忧无虑地交谈着。

很长时间以来,四十来岁的男人已经有这样的感觉,已经置身于自己生活之外的感觉:战争一开始,他偷偷地和自己的妻子在英国会面,他加入英国空军,而在伦敦轰炸中,他失去了妻子;然后他就回到布拉格,仍然留在军队里,这差不多是雅罗米尔决定在高等政治学校注册的那个时期,他的上级觉得他在战争期间和资本主义英国过从太密,对于社会主义军队来说不是很保险。于是他又进了工厂,背对着历史,背对着自己的所有戏剧人生,背对着自己的命运,从此以后他只关心自己,关心自己私人的娱乐,还有他的那些书。

三年前姑娘到他家里来对他说再见,因为他许诺给她的,只不过是暂时的休息,而她的男朋友却许诺给她一生。现在,她就坐在他面前,咬着火腿面包,喝着葡萄酒,四十来岁的男人给了她这么一段幕间休息,她对此感到无比幸福,她感到一种甜美的静谧慢慢在她内心洋溢开来。

她突然觉得轻松了,于是滔滔不绝地讲起来。

作品简介:

《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画。昆德拉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具有“发展小说”的许多特点。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细的。创作过程当然不仅指下笔写作的过程,而且更广义地指一个诗人的全部成长过程。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

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部小说是“对我所称之为抒情态度的一个分析。”正是在这样的创作意图下,这部书最初曾被题名为《抒情时代》。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书中每一章 节的名称都展示了诗人生命历程的一个阶段。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他怎样读书,怎样恋爱,以及怎样做梦等等。关于时代的全貌和他人的活动都迟到了远处,一切观察的焦点都集中在主人公身上,并且与他的内心活动有关。有如激情的涧水,在时间的乱山碎石中流过,两岸的景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溪流将流向沃野还是沙漠。换句话说,作者在这里所关心的是诗人心理和精神上的发育。为了潜入到人物意识中最隐秘的角落,作者采用了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客观意识流的叙述方式:时间与空间交织(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事常常出现在同一段叙述中),现实与梦幻交织(第二章《泽维尔》完全是一个梦套一个梦),情节的跳宏,思考的猝然与不连贯,故意模糊主语的陈述,这些都使此书更接近于诗歌而不是小说。假如我们把书中这些抒情性的因素去掉,这部作品的内容就剩不下什么了。这种形式使我们更能切近诗人的内心活动,感触到诗人的激情是怎样产生和燃烧的。

作者:米兰·昆德拉

翻译:袁筱一

标签: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捷克外国文学

生活在别处》最热门章节:
1撒旦的视角2第七部 诗人死去 233第七部 诗人死去 224第七部 诗人死去 215第七部 诗人死去 206第七部 诗人死去 197第七部 诗人死去 188第七部 诗人死去 179第七部 诗人死去 1610第七部 诗人死去 15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