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致悼艾米丽的玫瑰_沃什的怒火

威廉·福克纳
外国小说
总共34章(已完结

致悼艾米丽的玫瑰 精彩片段:

沃什的怒火

萨德本俯身站在床铺边,上面躺着那对母婴。清晨的阳光穿过干瘪墙板上的缝隙照了进来,像是用铅笔划出来的长条印记,被他分立的双腿和手中的马鞭截断,摔落在母亲静卧不动的身体上。那位母亲抬头看着他,眼睛里带着安详、阴沉和看不透的神色。婴儿躺在她的腋下,身上裹着一块有点脏但还算干净的粗布。在他们的身后,一个老迈的女黑奴蹲在简陋的火炉旁,炉子里的炭火烧得不旺。

“唉,米莉,”萨德本说,“只可惜你不是一头母马,要不然我就能在马房里给你找个像样的地儿。”

床铺上的那女孩没有动弹,她始终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她有一张年轻、阴沉、看不透的脸。因为刚刚生完孩子,脸色仍然很苍白。萨德本挪了挪身子,破碎了的光线便照到了一张六十岁男人的脸上。他对蹲着的黑人女仆平静地说道:“格丽塞尔达今天下崽儿了。”

“公的还是母的?”女黑奴问。

“公的,那小马驹可真棒……这边呢?”他抬起鞭子指着床铺问。

“这边可是个母的,主人。”

“嘿,”萨德本说,“那小马驹可真棒!以后肯定长得跟骏马罗伯·罗伊一样。1861年,我可是骑着它去北方打仗的。你还记得吗?”

“记得,主人。”

“嘿。”萨德本回头朝床铺上瞥了一眼。那个女孩是不是还在看他,倒也说不清楚。他又拿起鞭子指了指床:“她们需要什么,只要我们有,就尽量帮助她们。”说完后,他就走了出去。他穿过高低不平的门廊,下了台阶,走进了杂乱的草丛中——门廊的角落里,斜靠着一把生了锈的镰刀,那是三个月前沃什管他借来割草用的。他的坐骑等在那儿,沃什手里正牵着马的缰绳。

当年,萨德本上校骑马同北方佬打仗的时候,沃什并没有跟去。“我得给上校看家呀,替他管着黑鬼。”不管谁问,他都会这么回答;有的人不问,他也会这么说。他长得瘦条条的,得过疟疾,一双眼睛黯淡无光,还透着狐疑不定的神色。尽管大家都知道他有个女儿,而且外孙女也有八岁了,但他看上去只有三十五岁左右。大多数人都知道他说的可不是实话。那些没去打仗的十八岁到五十岁的男子都听他说过,有的人认为沃什自己都信以为真了。不过,这些人甚至觉得他还是有点脑子的,所以也没有人把他的话拿到萨德本夫人或萨德本家的黑奴那儿去对证。他们说,他们没有去核实,是因为大家心里太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也许只是懒得去核对。大家知道,他和萨德本庄园的唯一联系就在于:这么多年来,萨德本上校允许他蜗居在一个残破的小棚子里。小棚子就在萨德本地界上那座河谷的沼泽旁,那是萨德本当年单身时搭的一个钓鱼棚,后来不用了就坍塌在地荒废了。眼下,它看起来就像是一头又老又病的野兽,正奄奄一息地趴在地上喝水。

萨德本的黑奴们听到他的话后,都笑了。他们嘲笑沃什可不是第一次了。他们在背地里管他叫“白色垃圾”。到沼泽和旧鱼棚那儿有一条小路,黑奴们路上碰见他,就要围着他问:“白人,你怎么没去打仗呀?”

这个时候,他会停下来,一一打量着那些带着冷嘲热讽的黑脸、白眼珠和白牙齿。“我有个女儿,我得养家糊口,”他说,“别挡我的道,黑鬼。”

“黑鬼?”他们重复着,“黑鬼?”他们大笑起来,“他是谁啊,管我们叫黑鬼?”

“可不是嘛,”他说,“我要是去打仗了,就没有黑鬼来服侍白人了。”

作品简介: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现代派小说巨匠、美国南方文学的巅峰

【威廉·福克纳】经典短篇精选

★收录12篇福克纳名篇 《幻恋症》《雪》首次译介

★英美文学研究专家、翻译家【张和龙】卓越呈现

我崇拜 的大师是两位极为不同的北美小说家, 一位是海明威,另一位就是威廉·福克纳。读者可能在作品中看到我受到的影响,尤其是创作初期,我因为需要而借鉴了他的不少东西。(加西亚·马尔克斯)

《致悼艾米丽的玫瑰》是福克纳最经典的短篇小说之一。一切始于艾米丽小姐的去世,所有人都前往悼念这位小镇上“传统的化身”,故事随之展开,在荒诞、怪异的气氛中,人们窃窃私语着艾米丽小姐的爱情、她的一生,以及隐藏在大宅里的惊人秘密……

威廉·福克纳的短篇作品兼具高度的严肃性和艺术性。本书收录了他十余篇最经典的、风格各异的短篇小说,全面展示了其多样化的写作特色。

作者:威廉·福克纳

翻译:张和龙

标签:威廉·福克纳致悼艾米丽的玫瑰美国外国文学短篇集

致悼艾米丽的玫瑰》最热门章节:
12幻恋症3卡尔卡索纳4猎熊趣闻5荒野老熊6沃什的怒火7纵火案8红叶 69红叶 510红叶 4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