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敖德萨档案_第十七章

弗·福赛斯
外国小说
总共22章(已完结

敖德萨档案 精彩片段:

第十七章

他没有看到短暂而灿烂的黎明,在这之后,天空变得灰暗、阴沉。云层下面,雪花在树丛里闪闪发光,一阵凛冽的寒风从群山中吹来。

道路蜿蜒向上,一出城就立即消失在一片林海里,那是洛姆山森林。当他驶出城后,一路上的积雪几乎是原封未动的;只有一组平行的车印,那是一小时前一个一早赶到科尼格斯坦去做礼拜的人留下的。

密勒取道通往格拉斯许登的叉路,绕过高耸的斐尔德山的侧面,开上了一条标明通往施密登村的公路。山的侧面,风怒号着穿过松林,在塞满了雪片的树枝间,发出近似尖叫的声响。

正是从这一片松树和榉树的海洋里,古老的日耳曼部落曾一度蜂涌而出,直到莱茵河边才被凯撒挡住。后来,他们皈依了基督教,白天他们对耶稣许些空口的心愿,而在夜晚却怀念着古代的力量、欲望和权势之神。在希特勒的魔棒下曾一度复活的,也正是这种在黑夜里对尖叫着的无边森林里的秘密神祇顶礼膜拜的古代遗风。这一切,密勒当时并没有费心去追念过。

在小心翼翼地又行驶了二十分钟之后,密勒重新查对了他的地图,开始寻找从公路通向一所私人庄园的入口处。他找到了它,这是一个栅栏门,用钢门扣扣着,在一边有一块告示牌,上面写着:“私人房产,禁止入内”。

他没有灭掉引擎,下了车,把门朝里推开。

密勒进入这所庄园,沿着车道向前驶去。地上的雪没有被触动过。他保持着低速,因为雪的下面只是冻硬了的沙土。

在前面二百码处,一棵粗大的橡树的一根枝干在夜里被重达半吨的积雪压断在地下。枝干断落在右边的灌木丛中,一些小枝桠躺在路上。它还带倒了树下的一根细细的黑色电线杆,正好横在车道上。

他没有下来搬动它,而是小心地向前驶去,前轮压过电线杆时轻轻震了一下,然后后轮上又是一下。

越过障碍后,他朝着房子开去,到了一片开阔地。这里有别墅,有花园,正面是一块铺着碎石的圆形路面。他把车停在大门前,下了车,按了按电铃。

※※※

在密勒爬出汽车的同时,克劳斯·文策尔决定打电话给狼人。这个敖德萨的头目显得暴躁不安,因为他至今还没有听到他早该听到的一辆赛车在奥斯纳布吕克以南的高速公路上,显然由于油箱爆裂而炸成碎片的消息。但是当他听着电话线另一头的那个人说话时,他的嘴巴收紧成一条又薄又直的线。

“你干了些什么?你这个笨蛋,你这个靠不住的、没脑子的小白痴。如果那份档案找不回来,你知道你会有什么下场吗?……”

克劳斯·文策尔独自一人在奥斯纳布吕克他的书房里,听完狼人通过电线传来的最后几句话,放下听筒,回到他的书桌旁边。他十分平静。生活已经跟他开过两次最坏的玩笑了:第一次是他的战时产品全都倒进了湖里,其次是一九四八年他的纸币存款的报废。现在是这次。他从最低层的抽屉里拿出一支虽然旧却管用的“鲁格尔”牌手枪,把枪口放在嘴里,开了火。把他脑袋打碎的这颗铅弹可不是伪造的。

作品简介:

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达拉斯被暗杀。西德汉堡报道这一消息时已是晚上8点30分。年轻记者彼得·米勒看在汽车上收听这一新闻的时候看见一辆救护车呼啸而去。他有所预感地追了上去。急救车内是一名自杀的犹太老人。第二天,米勒从医院认识的警官那里拿到了可作为线索的老人日记,日记中详细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在集中营里遭受迫害的情景。米勒了解到日记中那个连自己同伙都杀的集中营头子还活着,就准备将日记公布于众来捉捕这个战犯。他在追查线索的时候,成为了知道此事“敖德萨”伺机加害的对象。

本书是福赛斯第二部长篇小说。当时正逢纳粹热,因此本书成为畅销书。作者将小说主人公追踪的原集中营战犯头子罗德曼写得惟妙惟肖。他对故事进行巧妙构思,所谓“敖德萨”Odessa是德语“前党卫军成员组织”的缩写,这个组织在德国战败时帮助纳粹逃亡,据说一直有暗中秘密活动。

作者:弗·福赛斯

翻译:蒋沐

标签:弗·福赛斯敖德萨档案推理悬疑英国

敖德萨档案》最热门章节:
1译后记2第十八章3第十七章4第十六章5第十五章6第十四章7第十三章8第十二章9第十一章10第十章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