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街上的小屋 精彩片段:
网摘附录 作者的写作生涯
简·佳芙儿
在Alfred A. Knopf出版社1994年推出的《芒果街上的小屋》的十周年纪念版的序言中,sandra cisneros回忆起自己创作这本如今赢得国际声誉的小说的缘起。在爱荷华大学的研究生写作班上关于Gaston Bachelard的《空间诗学》的讨论中,她的感觉与其他人格格不入。她说,“这个家伙提到温暖而熟悉的‘家的回忆’时,他在说些什么呀?”很显然,他从来不用像我们一样打扫家,也不用为之付房租。这种疏离感令她心生怨怒。诗可以怨。《芒果街上的小屋》便应运而生。这本“诗小说”讲述了一个生活在芝加哥贫困社区里的墨西哥裔女孩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写的就是她自己。为了使书里家的概念有别于她同学的记忆,Cisneros采用了一种她称之为“非学院”的声音——一个小孩、一个女孩、一个贫穷的女孩、一个墨裔美国人的口语化的声音。
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本“非学院”的小说,却被广泛赞誉为文学杰作。从1985年获得前哥伦布美国图书奖以来,它便在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争论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它在以少数族裔文化体验为题材的同时,却成就了文艺经典的价值。1980年代末以来,《芒果》已经成为大学文化论战的一部分,尤以斯坦福大学为甚。从那以后,无数的批评文章和cisneros后来赢得进一步声誉的出版物一道成功地平息了经典捍卫者们的担忧:《芒果》这样的文本无法接受文学检验。1998年,多元文化主义被纳入英文系的课程范畴。Cisneros也首次被收入到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中。从很多方面来说,cisneros已经成为重树经典运动中墨西哥一支的代表,不过她的大多数作品,比如三部诗集和WHC后半部的成人短篇故事,都因对《芒果》和WHC中青春故事的聚焦而被忽略,尽管它们也经常出现在美国文学的教学大纲上。1991年,兰登书屋约请她写一个短篇故事集,cisneros成为第一个与国际大出版集团签约的墨西哥裔作家。
Cisneros现在真的有了一所自己的房子,一所亮紫色的房子,在圣安东尼奥一个历史性社区。1998年7月,《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一则关于她的诉讼专题报道。诉讼是由她的邻居提起的,他们认为房子的颜色与那一片社区(威廉王社区)的历史感不协调。Cisneros坚持紫色正是与这个社区历史相称的颜色,是前哥伦布时期墨西哥人表达自豪感的颜色,她拒绝向维多利亚时期的历史让步。诉讼持续了两年,直到房子颜色自然褪去。现在,cisneros和五只猫、三条狗,两只鹦鹉一起生活。如同1991年版的《芒果》的作者小传里所述,她依然“不是任何人的妈妈,也不是任何人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