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真正的人_第四部 4-5

鲍里斯·波列伏依
外国小说
总共16章(已完结

真正的人 精彩片段:

第四部 4-5

4

库尔斯克弧形区的战斗变得激烈起来。德军的初步计划是用强大的坦克力量发动迅猛的攻击,摧毁库尔斯克南部和北部的我方基地,紧缩钳形攻势,包围全部库尔斯克的红军集团军,在那里形成一个“德国人的斯大林格勒”。可是这个计划很快就被顽强的防御打乱了。德军司令部在最初的几天就开始明白,它是无法突破防线的,即使是突破了,德军的伤亡也会很大,就不会再有力量缩紧钳形攻势。但是停止行动为时已晚。希特勒抱有的很多的幻想——战略的、战术的、政治的——都同这个战役有关。雪崩开始了,它朝山下冲了下来,而且范围越来越大,席卷了路上碰到的一切,而那些发动它的人却无力去阻止它。德军推进了几公里,就损失了几个师团和几个军团,损失了几百辆坦克和几百门大炮,还有几干辆汽车。进攻的军队流着血,势力日益减弱。德军司令部清楚地意识到,它已经不可能阻止事态的发展了,所以它不得不把一批又一批的后备力量投到战斗最激烈的地方。

苏军统帅部让固守这里防线的主力部队挡住了德军的进攻。它看到德军的进攻在日益增强,就把自己的后备力量保存在后方,等待敌人的进攻力量消耗殆尽。正如密列西耶夫后来所知道的那样,他们团掩护的部队是进攻部队,而不是防守部队。所以在最初阶段,不论是坦克手们,还是与之相联系的歼击机飞行员们,都仅仅是这场伟大战斗的旁观者。当敌人的全部力量都投入到战斗中的时候,机场的二级战备状态解除了。机组人员被允许睡在窑洞里,晚上甚至还可以脱掉衣服。密列西耶夫和彼得罗夫重新装饰了他们的房间。他们扔掉了印有女电影明星的明信片和异乡的风景照片,撕掉了德国马粪纸和包装纸,用针叶和刚折下来的白桦枝装饰了墙壁。于是他们的地洞再也不会由于落下沙子而哗哗作响了。

一天早晨,当明媚的阳光透过了没拉上的门帘照射到窑洞那铺满针叶的地板上的时候,两位朋友还在墙壁上凿出的壁床上伸着懒腰。这时,小路上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后就听到了在前线显得非同寻常的一个词:“邮递员!”

两个人都猛地掀开了被子。但是,在密列西耶夫扣着假脚的时候,彼得罗夫已经追上了邮递员,兴高采烈地拿着两封阿列克谢的信回来了。这是母亲和奥丽雅的来信。阿列克谢从朋友的手里抢过信,可是恰恰这时机场上不停地敲起了钢轨,机组人员被叫到了飞机前。

密列西耶夫把信往怀里一揣,马上就忘掉了它们。他跟着彼得罗夫沿着林中踩出的小路朝停放飞机的地方跑去。他拄着手仗,稍微有点摇晃着,但跑得很快。当他跑到飞机前的时候,马达的蒙布已经掀开了,机械师——一位脸上有麻点的,可笑的小伙子——急不可待地在飞机旁转来转去。

马达吼叫起来。密列西耶夫看了看“六号”机,里面坐着飞行大队长。切斯洛夫大尉把他的飞机开到了林中空地上。他在驾驶室里举起了手,这意思是说:“注意。”马达吼叫着,倒伏在地上的草被风吹得泛白,白桦树上的一团团绿叶迎风招展着,准备和枯枝一起从树林里挣脱出去。

还是在路上的时候,有几个飞行员追过阿列克谢,其中的一个向他喊着说:坦克手们已经转入了进攻。这就意味着,现在飞行员面临着这样的任务:负责掩护坦克兵穿过被大炮炸毁的、翻了个底朝天的敌人阵地,清除障碍,保护进攻的坦克兵的上空安全。守护空中吗?反正一样。在这种紧张的战斗中这不会是徒劳无益的飞行。在天空的那边早晚都会遇到敌人。这就是较量能力的地方,这就是证明他不比其他任何一位飞行员差的地方,这就是证明他达到了目的的地方!

阿列克谢内心激动不安。然而这不是对死亡的恐惧,甚至不是最勇敢,最冷静的人所固有的那种危险感。使他担心的是另外一些事:军械员会不会检查机枪和火炮;没有试过的新航空帽里的扩音器会不会出毛病;彼得罗夫会不会落后,他参加战斗的时候会不会蛮于;手杖在什么地方——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送的礼物会不会丢失:甚至还担心着:会不会有人把他仓促间忘在桌子上的小说拿走了,昨天他读到了最有意思的地方。他想起他还没有和彼得罗夫告别,所以他只好从驾驶舱里向他挥了挥手。但彼得罗夫没有看见。僚机驾驶员那罩在皮制航空帽里的脸激动得泛出红晕。他急切地注视着队长那举起的手。手放了下去。驾驶舱关上了。

第一飞行小队的三架飞机在起跑线上呼呼作响,飞机开动了,跑了起来;第二小队紧随其后;第三小队也开始行动了。现在,第一批飞机飞上了天空。密列西耶夫的那个小队跟在它们后面滑翔起来。平坦的大地已经在下面左右摇晃起来。趁第一飞行小队还没有在视野中消失,阿列克谢就把自己的小队同它连成一排,后面的第三小队紧跟着飞来了。

这就是前沿阵地。从上俯视,被炮弹炸得斑斑驳驳、伤痕累累的大地好像是被一场暴雨冲洗过的泥泞的道路。挖掘出的战壕通道上,小小的掩蔽所上和碉堡上裸露着一根根原木和破碎的砖瓦。整个破烂不堪的谷地上黄色的火焰时燃时灭。这就是伟大战役的战火。从上俯视所有这一切像玩具一般地渺小怪诞。简直难以置信,下面的一切都在燃烧着,怒吼着,颤抖着。死神在千疮百孔的大地上,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游荡着,它的收获甚丰。

他们飞过了前线,到敌人后方绕了半圈,然后又一次越过了战线。没有人向他们射击,大约忙于它那艰苦的地上工作,无暇顾及在它上空做着蛇形飞行的九架小飞机。坦克兵们在哪里?啊哈!那不是他们吗?密列西耶夫看到坦克从阔叶林青翠的树丛中一辆接一辆地向田野上爬出来。从上俯视,它们像慢慢腾腾的灰色甲虫。过了一会儿,又有许多辆坦克蜂拥而出。一批又一批新坦克从斑驳的绿荫里爬出来,穿过了谷地,在道路上延伸着。第一批坦克已经爬上了一座小山,开到了被炮弹炸过的地面上。红色的火焰从坦克的炮筒里飞出来。即使是孩子和神经紧张的女人——如果他们像密列西耶夫那样从空中观战的话——也不会害怕这场强大的坦克进攻战,不会害怕几百辆坦克对德军基地的残余部分进行的快速袭击。这时,通过灌满耳机的喧哗声和叮当声,他听到了切斯洛夫大尉嘶哑的,懒洋洋的声音:

“注意!我是‘三号豹’,我是‘三号豹’。右边出现‘穿草鞋的’,出现‘穿草鞋的’!”

阿列克谢看到前面的指挥机像个小黑点。小黑点晃动着,意思是说:像我这样做。

作品简介: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歼击机驾驶员阿列克谢·梅列西耶夫在空战中受伤,18天后他爬行回到苏维埃人民中,但从此失去双足。失去了双足,意味着酷爱飞行事业的阿列克谢将永远告别蓝天,因而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后来在同病室的一个老布尔什维克的鼓励下,阿列克谢立志成为一个真正的苏维埃人。他以钢铁般的意志,长期艰苦训练,终于灵活运用假腿,重返歼击机,在卫国战争中立下卓绝功勋。

本书曾获1946年斯大林奖金。插图是苏联名画家茹可夫所作,获得1950年斯大林奖金。

作者:鲍里斯·波列伏依

标签:真正的人鲍里斯·波列伏依

真正的人》最热门章节:
1作者后记2第四部 6-83第四部 4-54第四部 1-35第三部 9-116第三部 6-87第三部 3-58第三部 1-29第二部 14-1510第二部 11-13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