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我们_记事三十二

尤金·扎米亚京
总共43章(已完结

我们 精彩片段:

记事三十二

提要:我不相信。拖拉机。小小的身影。

你们是否相信,你们是要死的?是的,人都难免一死。我是人,因此……不,我要说的不是这个,我知道,你们明白这道理。

我的问题是:你们是否曾经相信过这种说法,而且笃信不疑,完全彻底地相信,不是用你的大脑去相信,而是用你的身体去感觉:有朝一日,现在你们拿着这页纸的手指会变得枯黄、冰凉……

不,当然你们并不相信,所以至今没有人从十层楼往马路上跳下来,所以你们至今还吃饭,看书,刮胡子,微笑,写东西……

我现在也正处于这种情况,真的,正处于这种情况。我知道,钟表上的那根黑色的小指针,从这儿往下爬,移向午夜,然后又慢慢往上爬,再越过最后的界限。于是那难以置信的明天就将来临。这些我都知道,但我还是不知怎么不相信这一切。也许,在我看来,24小时是24年吧。因此,我还来得及做些事,赶到某处去一趟,回答别人的提问,从航梯登上一统号。我还可以感受一下一统号在水面上如何晃悠;我明白,应该抓住冰冷的玻璃扶手。我还可以看见,那些透明的、仿佛有生命的起重机,弯着像鹤一般的长颈,伸出嘴,爱护地、深情地给一统号的发动机喂食——可怕的炸药粮食。在下边河面上,我能看到被风吹皱的清晰的蓝色的道道水流和漩涡。但这一切并不和我在一起,它们完全是单独存在着的,它们是别的东西,是平面的,就像绘图纸上的平面图。当第二设计师那张平面图纸般的脸,突然对我说话时我都觉得有些奇怪:“您看,我们给发动机上多少燃料?如果作三小时计算……

三个半小时……”

在我面前,在投影图纸上方,是我握着计算器的手,对数刻度表盘上显示的是15。“十五吨。但是最好上……对,最好上一百吨……”

我这么说,因为我心中有数,明天……

我从旁看到,我手里握着的刻度表盘难以察觉地开始发颤。

“一百?为什么要这么大的量?这些足够一周的消耗。还不止一周,还可以更长些!”

“以防不测嘛……谁知道……”

“我知道……”

风呼啸着,空气里充塞着无形的物质,填得结结实实直至高空。我觉得呼吸困难,举步艰难。街尾的电塔上的钟表的指针也艰难地、缓慢地,但一秒不停地爬着。塔顶的尖顶高耸入云,蓝幽幽的,黯然无光。它低沉地呜呜响着,吸储着云中的电。音乐机器的铜管乐声吼叫着。

队伍还像往常一样,四人一排地走着。但是队伍有些散乱,也许是因为风刮的,队伍晃来晃去,歪歪扭扭,愈来愈厉害。在路口,队伍被什么挡住了,往后退了下来。人们停了下来,挤成了一团。他们呼吸急促,一下子都伸出了像鹅一般的长脖子望着。

作品简介:

焚书年代里的文学奇品。

长期以来,苏联和西方对20世纪著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的奠基作--扎米亚京的小说《我们》(1921)有一个一致的认识。这就是说它是一部针对苏维埃国家的恶毒讽刺的作品,其矛头直指共产主义制度。而在《我们》创作60余年之后,1988年在苏联开禁发表,也是把它作为一面反对苏联制度的旗帜祭起来的。《我们》描绘的是千年后的人类社会。这个社会科技、工业已高度发展,工业管理中的泰勒体制不仅在生产领域推广,而且广泛地深入到了个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一切的一切都机械化了,一统化了,人们穿同样的服装,吃同样的从石油中提炼的食品,住一模一样的玻璃房子……

作者:尤金·扎米亚京

翻译:顾亚铃

标签:我们尤金·扎米亚京

我们》最热门章节:
1奥威尔评《我们》2记事四十3记事三十九4记事三十八5记事三十七6记事三十六7记事三十五8记事三十四9记事三十三10记事三十二
更多『』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