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原野上的羊群_三个人

迟子建
当代小说
总共8章(已完结

原野上的羊群 精彩片段:

三个人

八方台镇迷宫样的格局使我们备受周折。车子绕来绕去,总是见到一样的房屋,一样的小庭院,一样的猪舍和鸡架。甚至缩着头走在篱笆外土路上的人也都是同一种表情。我们不得不停下车询问一个老人:王吉成家该怎么走?那老人穿件单薄的黑夹袄,双手抄在祆袖,瘦削的脸,紫嘴唇,说话时有点哆哆嗦嗦的。他努了一下嘴,指着车停着的地方说,那就是。我们谢他的时候,他的眼睛忽然掠过一丝悲哀的表情。

我和于伟面面相觑,我们吃惊得说不出话来。我们并不知道王吉成家的确切位置,可我们的车就停在那里。于伟拉了一下我的手,鼓励我走进那个庭院。

我最先看到了房前窗下的一小块花圃。经霜后的波斯菊和罂粟花的枝蔓颓然地纠缠在一起,有两只秃头的鸡在土里扒来扒去。沿着花圃的墙壁向上看,可以望见形形色色的菜籽一把把地垂吊着。如果说这古旧的房屋很像一个沉默而神秘的印第安人的话,那么这些在晚风中微微摇曳的菜籽就是印第安人身上斜插的羽毛了。苍黄的沙地上不仅有鸡屎,还有狗遗下的粪便,不过没有听到狗吠,想必它此刻失职于主人,不知去哪里撒欢了。门的左右两侧堆着一些杂草、脏水桶、铁锹、废纸箱等东西,而门媚上则插着艾蒿和被风吹雨淋后泛出纸钱颜色的葫芦,那是端午节留给这家的永久纪念了。

于伟拉开了门。我紧紧握着他的手,我心跳加快,手心出汗,仿佛做贼一般。天色已经很晚了,可屋里仍没开灯,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我在黯淡的光线中看见了灶台和几样餐具,土墙上挂着笊篱和竹帘,这些东西看上去给人一种出土文物的感觉,宁静而庄重。

于伟和我通过灶房走向里屋。于伟站在门前问了一声:“王吉成在家吗?”他的声音微微颤抖,想必他同我一样有些紧张。

屋里没人搭腔。但是门却突然被推开了,一个五六岁左右的女孩子噘着小嘴气冲冲地望着我们。我们知道这是王吉成的长女了。她眼泪汪汪地望着我们,不情愿地闪开了道。

一个高个子中年女人从土炕上趿着鞋下来召唤我们。她眼圈红肿,头发却很利索,像是刚刚梳过,说话时鼻音很重,想必她已经哭了一刻了。

油漆脱落的矮柜上放着两个油腻腻的玻璃杯,她端起暖水瓶为我们倒水,我看着她姣好的背影。她边倒水边说:“以为你们不来了。”

“路上有点事耽误了。”于伟结结巴巴地解释。

“刚才我听见了车在响,我就知道你们来了。”中年女人倒完水,回转身递给我们。水是烫的,可她看我们的目光却是寒冷的。

我们将水杯放到窗台上,不约而同走上前打量炕梢躺着的那个孩子。他盖着薄薄的磨出了洞的线毯,香甜地睡着。于伟用手掌轻轻地持了一下他的头发,充满慈爱地看着他,然后又轻轻用手指抚了抚他的鼻尖和嘴唇。于伟的这种温存举动使我的眼泪汹涌而出,他是太需要一个孩子了。

“这孩子觉很轻,如果你们再碰他的耳朵,他就会醒的,他的耳朵可灵呢。” 中年女人微微叹了口气,“他睡了二十多分钟了,再有一会就该醒了,他的觉不长。”

那个小女孩将窗台上的那两杯热水倒进花盆里,中年女人见状气急地扯过她,拍打着她的背喝斥道:“这么不懂礼貌,客人还没喝呢,花秧也得给你烫死了,还不快出去玩!”

那女孩子并不反抗,也不哭,她在挨打时恨恨地看着我们,一言不发。

作品简介:

迟子建,女,一九六四年生于北极村——漠河。童年在黑龙江畔度过。那里有她善良的外祖母,有她夏季时流连忘返的菜团和隆冬时在雪野上飞驰的马爬犁……这些成了她以后创作的主要倾向。

一九八三年开始小说创作,一九八五年发表作品。她崇尚悲剧,但并不喜欢为悲剧而流泪。她认为无论生活还是文学,面对的往往是失败的命运。即便如此,还是要在生活中尽可能地去寻找诗情画意。于是她喜欢旅游、喜欢听音乐、喜欢跳舞、喜欢吃零食、喜欢月儿朦胧的夏夜……她这样过得很愉快。

作者:迟子建

标签:原野上的羊群迟子建

原野上的羊群》最热门章节:
1寂静2林阿姨讲述舞女桑桑的故事3牧羊人出现4神秘的老羊倌5芦苇的世界6三个人7抉择8《原野上的羊群》自序
更多『当代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