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私人生活_第12章 床的尖叫

陈染
总共22章(已完结

私人生活 精彩片段:

第12章 床的尖叫

据说,人们听到的声音其实是错觉,产生声音的东西和听到声音的东西之间没有绝对的联系。如果没有心灵,没有幻想的欲望,那么世界上所有的耳朵都是一片空白。

其实,是我们自己的皮肤在尖叫,那声音退回到我们自己的体内,在我们的内部消失。

我中学时期的最后一个暑假,可以说是我整个学生时代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生活的密度最大的两个月。

这一年的夏天,正是淫雨连绵的七月,很久以来,无尽无休的考试像这停不住的绵雨,使我的耐心到达了极限。我要求自己背水一战,结果我稀里糊涂、一场恶梦似地就通过了高考,考入了北京的一所文科大学。

记得我每考完一科,我便把这一科的如同经文一样念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的课本,撕碎了丢进考场厕所的粪坑里,同大便一同冲走,决不再带回家门。待整个考试结束时,我已经轻装得像个乞丐,身上连一个铅字的多余分量也没有了。

接下来的一件事,是我父母以最为隐蔽、最为“文明”的方式,协议离了婚。我的父亲在这一举足轻重的家庭历史事并中,表现了非凡的男子气概,象一个一级战斗英雄离开战场一样(只不过这是一个没有输赢的特殊战场),在一个大雨滂沱如注的清晨,提上他的裤子,戴上他的眼镜,夹起他的公文包,就离开了家,十分悲壮。

他的彻底离去,终于使我在这一文明战场的废墟上,真正像个成年女人一样站立了起来。

在这里。我不想讲述关于这个家庭毁灭的故事,因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这个家庭的残垣断壁的废墟中,挣扎着爬出去的每—个人,对于家庭的信念,是彻底地崩溃坍塌了。我和我母亲,都成了婚姻生活这—大多数人认同的美妙生活方式的怀疑论者。

在八十年代初的中国,的确很难找到像我这样渴望自已的亲生父母从不幸的婚姻中摆脱出来的人,但是,我从不为此感到内疚或不安。相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我父每“自由解放运动”的坚定的支持者和促进派。同时,我也从不把自己对于世界的种种怀疑与否定,象某种陈腐的观念深样,归罪于这个破灭的家庭的泥淖。

我从不相信,仅仅是家庭,就能够赋予—个人如此强大的否定的能力。

在我父亲离开家不久,我家这一带房屋的拆迁令正式下达。我们在城西的一片住宅楼区里得到了两套新房子。

幸运的是禾也迁居到与我家同一幢大楼里,住在我的楼下。这简直是命运。

前院葛家的男人,自从妻子被杀后,便失踪匿迹,他们的房子就由女儿一家接任,结果女儿一家也迁居到我们这幢楼里。

那一天,我和母亲同禾一起来看我们的新居,整幢大楼刚刚竣工完毕,空荡荡的灰楼在肮脏的工地前拔地而起,四周光秃秃的,还未来得及植树铺草,如同一个裸体的男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无精打采又躲躲闪闪,以至于我们左转右转,终于才发现了通向大门的甬道。

作品简介:

现代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不自然,心理焦虑症、精神抑郁症比任何一个时代的疾病更加加速蔓延,个人完全迷失在竞争中不能自拔,彻底地丢失了自己。而《私人生活》这本书从哲学的层面说正是讨论个人的存在与位置,讨论了现代人的内心的疏离感、迷失感和不安全感等等焦虑。长篇小说《私人生活》是作家陈染的代表作,是她最引起读者关注同时也最具争议性的作品。作家出版社于2004年4月推出此书的插图本,由女画家申玲配图。申玲的画风热烈而感性,线条简约,色调浓艳,这使小说染上了一种奇异的色彩。陈染自己则把这本小说当作一首青春的挽歌,一次青春祭奠,她说:我二十多岁时喜欢黑色,那种绝然的黑色。那时,正是偏执叛逆又多愁善感的年龄,一棵冷冬里荒凉的秃树,也会使我感怀神伤,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死亡的气息。……同样,有时走着走着路,忽然遇到一截此路不通的幽径,也会使人感到人生到处都可能遭逢屏障,遇到埋伏着的陷阱……。黑色是一种冷,一种排斥,一种绝对;黑色甚至是否定,是拒绝,是抗议;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同流、不睦群、不妥协以及愤世嫉俗的反骨和叛逆……说到底,黑,是青春的颜色!而现在,走过了青春,便再也没有权利执迷于绝对的黑色了

作者:陈染

标签:私人生活心理焦虑症抑郁症

私人生活》最热门章节:
1第21章 孤独的人是无耻的2第20章 时光流逝了我依然在这里3第19章 零女士的诞生4第18章 偶然一弹5第17章 火红的死神之舞6第16章 跳来跳去的苹果7第15章 永远的日子8第14章 一个人的死是对另一个人的惩罚9第13章 阴阳洞10第12章 床的尖叫
更多『』类作品: